南站立门户   新城融景中

——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

副总规划师岳欢


衡水南站是京雄商高铁的其中之一站点,其规划设计秉承什么样的理念?有什么特点?怎样打造具有衡水特色的高铁商圈?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分院副总规划师、设计一所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岳欢,为读者解读衡水南站的设计亮点。



记者:衡水高铁南站片区的设计主题是什么?


岳欢:站城景一体化是高铁南站片区的设计主题,从功能、交通、形象三个层面加以统筹协调,突出南站片区城市级特色服务中心的功能地位,构建既高效快捷又服务便民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打造展示中心城区形象风貌的门户引领区,实现“南站立门户,新城融景中”的城市建设意象,力争使高铁南站片区成为中等城市高铁站前区域规划建设的典范。


记者:如何完善衡水高铁南站周边的配套设施?怎样打造一个有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


岳欢:高铁南站周边最大的空间环境特点是形成“一环四园”的公园体系,依托滏阳河-吴公河生态公园绿环,为市民提供生态条件优、环境品质高、设施配置全的休闲游憩场所。除公园绿地设施外,坚持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全面落实生活圈理念,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保障居住配套。另外还考虑结合滏阳河文化带规划,将文化设施结合滨河开敞空间、公园绿地进行布局,构建生态绿色、充满活力的公共文化空间载体。


记者:高铁南站建设中,站前商业街如何打好“特色”牌,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岳欢:衡水主城区现有的主要商圈集中在城市中北部,包括衡百国际、怡然城等等,城南商业发展偏弱。高铁南站的建设为附近区域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京雄商高铁将带来北京、雄安方向的客流,立足于满足旅客游客需求、提升本地市民的服务体验,在南站附近打造具备商务办公、特色消费、旅游服务等功能的复合型商圈。尤其是在站前布局突出衡水地方特色的商业街,功能上除了一般性的商业消费功能外,还引入衡水各类地方特色产品、文化创意产品、非遗民俗体验产品等,形成具有衡水特色的文化商业展示窗口,打造文化体验标志性区域。同时也在考虑引入奥特莱斯等休闲消费商业功能,打造特色消费体验目的地,为片区发展注入活力。在建筑形式上采用古韵新风,突出人文特色,结合滏阳河文化带,融合汉唐古韵、儒家文化,在特色节点区域局部体现对中华传统建筑特征的现代演绎,合理运用坡屋顶、传统材料等,彰显地域特色和文化自信,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商圈。


记者:南站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衡水南站在规划建设中怎样保护好、利用好现状的景观资源?


岳欢:南站片区是衡水主城区不可多得的一块宝地,生态本底条件非常好,三面环水,为基地提供了天然的水系景观资源。所以在南站的景观规划设计中,特别强调“生态优先、师法自然”的理念,充分地保护好、利用好现状的景观资源。规划采用对自然环境冲击最小的方式进行蓝绿空间组织,尤其是宽度100米左右的结构性绿廊空间,多引入自然生态型的绿地,突出环境优势,充分运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不大兴土木,不开挖大水面,根据衡水旱雨分明的气候特征,形成随季节变换的海绵公园,旱季以绿地、植草沟形式为主,雨季可以辅助调蓄水量,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同时强调传承衡水湖城融合风光的独特气质,塑造城绿相融、蓝绿结合的生态景观风貌,体现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思想,彰显衡水绿色生态的建设特色。


记者:衡水高铁南站规划建设对周边村庄有什么影响?怎样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岳欢:南站片区北融都市,南入乡野,是城市与乡村的过渡带,应充分考虑衡水城市能级和建设可行性,对不影响重大基础设施和设计意图的外围村庄进行功能统筹。近期应该探索有机更新的举措,避免大拆大建,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挖掘乡愁要素,植入文旅等新业态。比如利用村庄南临衡水湖、北接高铁南站的区位优势和租金低廉的价格优势,植入民宿、餐饮、文创等功能,实现新功能和乡土文化的融合。远景时期,在具备建设条件、符合发展需求的情况下,将部分板块逐步纳入城市建设,实现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记者/段文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