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高度关注学校卫生工作,始终把保护和增进师生健康放在重要位置,立足教育实际,合理完善机制,落实关键措施,切实为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高度重视,部门协作,全方位创优健康学校环境。衡水市作为全国教育大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871所,在校生93.2万人,教职工6.98万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学校卫生工作作为全市重要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内容,市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一线,亲自调度、现场推动,对学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主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在复学复课前后、中高考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带队调研、检查、督导学校卫生工作情况。通过我市防治重大疾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学校负责、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将学校卫生工作纳入“健康衡水”创建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解决存在问题和实际困难。压实部门管理监督责任,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的原则,组建“医教联合体”,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学校卫生工作格局。压实学校主体责任,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全面落实学校卫生各项措施。


细化措施,从严管理,高标准筑牢校园安全保障防线。衡水市强化制度建设,制订《高等学校、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等传染病防控方案,《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等指导文件,《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操作流程和指导措施》《中高考期间考场消毒工作指导意见》等技术性意见,强化学校自主管理,坚持做到“制度防”、严格抓好“规范防”、切实把握“重点防”。强化健康监测,加强新冠肺炎、学校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监测,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范围覆盖11个县市区,选取桃城区和武强县为国家学生常见病监测点,监测学生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及影响因素情况,评估学生群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水平。选取参加学生常见病监测的学校开展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评估教学环境卫生现状。强化监督指导,定期组织疾控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专业人员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健全完善常态自查机制。建立联合督查制度,联合教育部门定期开展学校卫生监督检查、考核与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切实保障学校师生健康权益。今年以来,共监督检查学校263家,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210份,整改问题213项。


优化服务,注重实效,多角度推动学校管理提档升级。衡水市在做好全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基础上,把学校疫情防控列为重中之中,第一时间为全市所有学校配备了公共卫生副校长,细化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和指导措施,做到“三个优先”,即:优先进行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技能培训、优先开展学校师生全员核酸检测、优先完成学校教职工和18周岁以上学生疫苗接种。先后选派专门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近60场次,核酸检测覆盖率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全部达到100%。同时,规范处置28例学生结核病散发病例,全面实施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工程,初中以上学校艾滋病防治宣教活动覆盖率达到100%,做到了“校园无疫情、师生零感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现了健康监测和干预“常态化”。今年以来,完成了82所学校2.35万学生近视监测,桃城区作为首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纳入国家监测网,21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眼科专科,建立了“学生——家庭——学校——医疗”四位一体的防治模式。完成5000名学生常见病及影响因素情况监测,对监测新发现的重点人群,提出指导意见,加强个性化管理和指导。完成12所学校72个班级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测,对未达国家标准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把握时间节点、突出防控重点,实现了健康教育服务“全覆盖”。用足宣传平台,多渠道、多场次开展健康教育,在深度力度广度上下功夫、想办法,确保宣传效果。截至目前,推送健康管理知识技能和相关政策800余条,开展全国爱眼日、全国爱耳日、全国爱牙日、学生营养日等健康主题宣传日现场咨询活动50余场次,出动宣传人员千余人次,制作宣传视频11条,开展主题宣讲30余次,制发宣传材料近3万份,组织专家技术指导百余场,培训学校校医、保健老师、体育教师、后勤和餐饮相关人员30万人次。


据了解,下一步衡水市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代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聚焦重点环节,坚决筑牢全市百万师生健康屏障,为打造健康校园、建设健康衡水贡献力量。


作者:徐学聪、马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