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深州市坚持把贯彻落实衡水市第五次党代会和“两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一五三五五”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将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大力实施脱贫巩固工程。深州市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五年过渡期各项帮扶政策,在主要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和时限,不断增强脱贫稳定性。同时,扎实开展防返贫防致贫精准识别、动态监测、精准帮扶,壮大扶贫产业,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在此基础上,他们建立防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积极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据了解,近年来,深州市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大力发展扶贫产业,市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稳定脱贫。
大力实施种植结构优化工程。深州市坚持把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作为重点,全力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突出抓好特色农产品品质提升,以深州蜜桃国家级特优区建设为带动,提升桃、梨、黄韭、花生等地理标志产品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同时,扎实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三年行动,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产量67万吨以上。目前,深州蜜桃产区已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大力实施科技强农工程。深州市紧紧围绕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强力实施科技强农工程,积极推广节水、高效特色优势农作物,着力建设多样化的“万元田”“十万元田”。他们坚持以桃产业集群为重点,深入实施“品质提升”行动,带动培育果品、中药材、设施蔬菜、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努力形成示范效应,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级。近年来,深州市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累计争取上级涉农资金13.7亿元,建设成方连片高标准农田32.4万亩,果品、蔬菜、中药材等种植业规模持续壮大,“万元田”“十万元田”持续增多。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程。深州市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行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水电路网气讯暖等保障能力,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强力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舒适。同时,他们以点带面,全域实施,统筹推进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穆村、东安庄、魏家桥、王家井为重点,健全完善现代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片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建设,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前,深州市穆村乡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西马庄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作者:高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