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的2021年自然教育传播者培训班上,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为衡水湖保护区等6所自然学校试点单位进行了授牌。
据悉,“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深圳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于2014年联合启动,目前已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战略支持了5批共78所“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试点单位”。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0年9月入选为全国第五批自然学校试点单位。
此次培训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人民教育出版社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刘建、深圳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负责人孟祥伟等业界大咖,在培训班上向与会人员传授了关于生态研学设计方案、自然学校运营及活动案例、生物多样性教育及活动策划等方面的经验。衡水湖管委会副主任刘振杰作为试点学校代表就衡水湖保护区自然学校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分享。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63.65平方公里,以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和国家Ⅰ、Ⅱ级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是华北平原单体水面最大的淡水湖,具有水域、沼泽、草甸、滩涂、林地等保持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是开展环境教育的天然场所。近年来,衡水湖保护区环境教育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充分利用“世界湿地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节日,开展了一系列亲子游、研学游。这种“体验式”的宣传活动,受到了学生以及广大游客的好评和欢迎。
作者:侯会军、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