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短视频。

衡水日报社

安平县人武部

安平县融媒体中心

联合摄制


威震冀中平原的游击队长王东沧

故事讲述者:安平县第一实验小学 张贺翔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系、情之所牵。他曾在多个场合缅怀英烈,讲述英雄事迹、致敬英雄精神。


我们安平县就有这样一位抗日英雄——王东沧。


100多年前,滹沱河畔有一个繁华的小集镇——子午镇,“子时阳气动,午时客如云。”这便是小镇的真实写照。集市从子时开始直到午时结束,小镇因此得名。王东沧就出生在小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8岁时就居住在外祖父家读书。外祖父悬壶济世,造福一方百姓。舅舅孙武不学医,爱习武,师从深州形意名家,一套形意拳练得炉火纯青,闯荡江湖十几年,扶弱济贫,行侠仗义。小东沧白天和孙犁等孩子到私塾读书,晚上就跟舅舅练武。他书读的不如孙犁好,可练武的劲头十足。舅舅常说他和孙犁是一文一武。十来岁时刀枪棍棒已舞得有模有样。深得舅舅喜爱,于是将自己的功夫倾囊相授。


子午镇村西有一座大庙——岳王庙。每年三月十五庙会时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舅舅常领小东沧到庙里看岳飞的塑像,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他听得入神,昂着头对舅舅说:“长大我也要学岳飞,杀敌卫国。”舅舅高兴地摸着他的头。转眼间小东沧十四岁了,武艺也学得差不多了,尤其是一口大刀舞得风雨不透。舅舅说:“你该到外面闯荡一下,历练几年。”于是他先到天津,在杂货店当学徒,后辗转上海、河南、山西、甘肃、宁夏等地,饱尝人间艰辛,阅尽世道沧桑。


“七七事变”爆发后,王东沧怀着保家卫国的壮志回到家乡,准备拉起自己的队伍抗击日寇。1938年,王东沧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先后组建了四区游击队、县游击大队。利用自学的军事才能率领战士们给敌人沉重打击:三岗一战击毙了杀人魔王、三县剿共司令郑国志;三里村一战击毙了鬼子中队长小森;还取得了火烧辛营桥等200多次大小战斗的胜利。配合八路军正规军转战冀中平原,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有生力量,使敌人闻风丧胆,日军曾扬言10万大洋买他的人头。抗战胜利的脚步日渐临近,黎明就在眼前,可天有不测风云。


1944年2月23日,王东沧带领43名游击队员,夜宿滹沱河旁的任家庄,结果被坐探汉奸李老虎透漏给敌人,三百多名日伪军倾剿包围而来,游击队八方受敌,危机万分。他当即决定带兵转战小张庄村,借助有利地形,阻止敌人进攻的步伐。日军五次强攻不下,又丧心病狂地使用催泪弹和毒气弹打击游击队。王东沧殊死奋战、英勇杀敌,杀出重围后发现还有大部分队员被困。为抢救没有脱险的战友,他又一次杀入鬼子的包围圈,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打进了他的胸膛,他一个趔趄,大刀拄在地上,紧接着又一颗子弹打进了他的胸膛,王东沧倒下了。看到大队长中弹倒下,战士们红了眼,抱着机枪杀入敌群,顿时枪声、喊杀声乱成一团。枪声响了整整一夜,滹沱河水在奔腾、在咆哮、在哭泣,人民的好儿子王东沧大队长永远闭上了眼睛,沉睡在他抛头颅洒热血的冀中大地上。


无论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在解放战争中,有无数像王东沧这样的英雄先辈,以感天动地的牺牲精神,塑造了烛照千秋的英雄群像,换来了新中国,换来了社会主义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