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麦收的记忆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那时实行的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小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种植小麦,完全是旱作,根本不浇水,春天雨水又少,收割采用手工连根拔起,打成捆,然后用铡刀把根部切掉,长势好的小麦不易拔起,就用镰刀割下,收获的小麦用牛车运到打麦场。家乡土壤属沙黄土,容易起浮土,小麦入场前要对地面进行处理——杠场。把地面用耙划起一层土,泼上水,上面铺上麦秸,用碌碡反复碾压,待晒干后打麦场就做好了。


小麦进场后进行打麦,打麦要经过摊场、翻场、轧场、起场、扬场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选择晴天的上午把小麦摊开,还要及时翻动,使其尽快晒干,用牲畜拉着碌碡碾压晒干的小麦脱粒,把麦秸用杈挑出,麦粒麦糠等细小的东西堆在一起,等待风比较合适的时候把麦粒和杂物向上抛散,借助风力将麦糠和尘土吹走,将麦粒装袋,打麦完成。


待小麦收完后,要按照上级下达的任务缴公粮,生产队留下种子和储备粮,剩下的才分给群众。我家所在生产队人多地少,小麦产量又低,好的地块最多亩产200斤,普通地块到不了一百斤,每人分到的小麦也就三四十斤,如果收成不好,还分不到20斤。别看这点收成,依然忙得够呛,“人怕过麦,牛怕过秋”说的是人过麦起早贪黑,十分紧张,过完麦收已筋疲力尽。而从收秋到种麦两个多月,牲畜始终是天天满负荷干活。劳作一年就分这点小麦,普通百姓只能省吃俭用,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点面粉。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投入明显增加,特别是施肥浇水,小麦产量达到七八百斤。小麦收割也由手工逐步改为半机械化,在小型拖拉机上装上割麦的器械,由机器割倒小麦,当时收割机不多,为了等待割麦,有时排队要等一个晚上。虽说有了机械割麦,但产量大了,劳动强度更大了,割下的小麦要人工驾驭牲畜一车车拉到麦场,堆积在场里犹如一座座小山。麦子多了,摊场、翻场、起场时要费好大的力气,尤其是翻场,往往是中午最热的时候更需要多次翻麦,麦农们一个个被晒得汗流浃背。从上午摊场开始,到扬场完成装袋,一场小麦打完,时间也就接近午夜。第二天凌晨四点天刚亮就要起床,开始新一天的工作。麦收一般时间不长,一周下来,对我们不经常干农活的来说,手上要磨出好多的血泡,水泡,身上晒得要脱几层皮。要是遇到刮风下雨,既担心麦子被风刮走,又担心雨淋后发霉,那就更麻烦了。后来有了脱粒机,工作强度减少许多,可一天的活下来,鼻子里、耳朵里、混身上下全是灰尘,好像变了一个人,就是再熟悉也不敢相认。麦收是农民多半年的企盼,就是再苦再累,看到丰收后一堆堆金黄的麦子,心里也是甜滋滋、美滋滋的。收获的小麦除留足一年多的食用外,还要卖出一批商品粮。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十年来,麦收有了质的飞跃。清一色的联合收割机,机手们经过农机部门专门培训,并在严格监管下实现了信息共享,实行跨区域作业。从播种到收割各种类型的农业服务组织也都建立起来,麦农将收割时间信息发出去,收割机会按约定时间到场,十几亩小麦一个小时即可收完,亩产也达到一千多斤。小麦收割后由拖拉机直接送到收购点,你只管数钱就行了,如果连数钱的时间也没有,那就只好网上转账了。麦收不再那么苦,那么累,那么脏,即使刮风下雨对麦收也影响不太大。联合收割机跨区行使公路管理部门免收通行费,一辆接一辆的现代“麦客”行驶在公路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作者:张凤龙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