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日寇蹂躏下的冀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在这沉沉的夜幕中,阜城县张秋寺村一户普通的农家院里,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悄悄打开后门,迎接一位风尘仆仆的八路军首长——大名鼎鼎的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而这位年轻人,正是张秋寺村第一个共产党员、抗日村长丁希贤。


绝望中的新生


1916年,丁希贤出生在张秋寺村一个农民家庭。他的老爷爷开着一间杂货铺,家里种着十几亩薄田。在那个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里,祖辈的梦想是让他勤俭持家,继承这一点儿家业。但是,就是这样的愿望也很难实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军大举南侵。1939年3月29日,日军占领阜城县城,国民党阜城县县长向若水携印南逃。灾难很快降临。丁希贤家的杂货店被鬼子抢光了,老父亲还挨了一顿毒打。丁希贤目睹这一切,渴望武装起来杀敌报国。那个时候,阜城这一带乱成了一锅粥,杂牌“司令”多如牛毛。既有日伪政权,还有土匪头子葛桂斋、“河北民军”赵云祥、以及各种民团、联庄会等以“抗日”为幌子的地方武装。血气方刚的他,也曾想效仿梁山好汉参加所谓的义军除暴安良。但是,当他看到这些“队伍”干着打家劫舍的勾当,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时的丁希贤,对日本鬼子充满了仇恨,浑身有劲没处使,苦闷、彷徨,不知道路在何方。他早就听说八路军、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很想加入这个组织,苦于找不到牵线人。


机会终于来了。1938年的一天,父亲生病,他多次步行三十多里到景县大孙庄去请大夫孙华堂。经过几次接触,孙大夫对这个小伙子的性格人品有了很深的了解。有一次,两人一路上边走边聊,丁希贤表露出抗日打鬼子的强烈愿望。孙大夫听后平静而郑重地对他说:“阜东抗日政府成立了,你愿意帮助八路军和抗日政府做事吗?”“当然愿意!”“如果愿意的话,我可以做你的入党引荐人,但是我先要问你一个问题:你怕不怕死?”丁希贤没想到多年盼望的引路人就在眼前,坚定地答道“不怕死!”这样,在孙华堂的秘密引荐下,丁希贤接触了地下党员李恩昌。1908年出生的李恩昌是景县小尚庄人,小名叫做李海,一只耳朵受过外伤。他参加革命早,教过书,行过医,做过区长,当过敌工科科长。30岁时由王青(时任中共景县县委书记)介绍入党,而王青的入党介绍人是景县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任重(时任中共冀南五地委书记、建国后任政协全国副主席)。就这样,革命火种薪火相传,丁希贤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抗日救国的思想,就像盲人睁开了眼睛,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经过组织考察,并经李恩昌、修连瑞做入党介绍人,丁希贤于1939年入党,成为张秋寺村第一名共产党员,并担任抗日村长,隶属阜东县第三区。后来,李恩昌被日军杀害、修连瑞在战斗中牺牲。


烈士们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感染着丁希贤,更坚定了他做好抗日工作的信心。在残酷斗争的岁月里,他肩负使命,机智勇敢,大力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政策,先后发展丁桂珍、李文玉、赵书来为共产党员,为将张秋寺建成牢不可破的红色堡垒村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大村民也在抗日的旗帜下发动起来,全村参加抗战的热血青年就有30余人。放眼冀南,由陈再道将军领导的129师东进纵队由原来的5个连很快发展至3个团及若干支队,共2万余人。 


平原上的大山  


开辟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对我党我军来说是头一次,因为这里没有山地的依托,不利于掩护。地处冀南腹地的张秋寺村更是无险可守,全村300余户人家,在当地算一个比较大的村庄,是日伪关注和“扫荡”的重点。村子距县城只有20华里,离阜景公路、古城和漫河只有十几里地的路程,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日寇铁蹄踏进阜城后,在县城、古城和漫河驻地设立有据点,建起了炮楼。冀南平原一马平川,在敌强我弱的防御阶段,八路军不得不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打击敌人,如何隐蔽有生力量成了大难题。大山好隐蔽,平原也可以有山,那就是人民群众的“人山”,丁希贤便发动群众、联系群众,让日寇在“人山”里晕头转向。1940年底,为了配合百团大战,抗日游击队利用夜幕做掩护,破坏了鬼子阜城至漫河的电话线,割下来的电话线藏在张秋寺村南的一口枯井中。1941年1月4日凌晨,不知从哪儿嗅到信息的一队鬼子闯进了张秋寺村,把几百名大人孩子驱赶到村西大坑,四周架起机关枪,威逼说出电话线藏在哪里,八路军藏在哪里,并当场残忍地捅死了村民董西周。面对日寇淫威,村民们没有一个人说出电话线和八路军的线索。鬼子折腾了一天没有结果,挑衣服比较干净的抓走了丁国祥、梁清臣、苏福来三个无辜的村民,并在漫河据点中将苏福来杀害。  


抗战期间,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领导冀南军民粉碎了敌人多次“扫荡”和“铁壁合围”。以抗日救亡为已任的丁希贤冒着生命危险,组织群众掘壕沟、挖地道。为了将地道早日凿通,天一擦黑,丁希贤便带领男女老少来到工地,一直干到天亮。地道挖成后,从村内张文英家所在过道,一直通到村口(地道已在五十年代暴雨时塌陷)。在其家中,丁希贤全家将生死置之度外,为我党干部包括陈再道在内的高级将领提供办公场所、掩护党员及游击队员、伤病员等,成为保护和积蓄抗战力量的基地,用血肉之躯建成了红色堡垒。这些人住到他家中时,大多数用化名,丁希贤会把全家人聚拢来,教大家怎样互相称呼。这样,万一敌人突然闯进来搜查,可以应对敌人;八路军干部开会时,他安排母亲或女儿站岗放哨。为了方便晚上活动,村里家家户户都自发地不再养狗。1943年,党组织将在战斗中负伤的河南籍老红军韩志安,化名安排在丁希贤家养伤,直到抗日战争胜利;解放军大部队南下时,受秦永桥营长、警卫员石锡山的委托,将一匹怀孕的跟不上队伍的母马安排由他照管饲养。母马在其精心照料下产下一驹,后全部交由集体。抗战期间,丁希贤在环境极端残酷的情况下,舍身忘死、隐藏保护的共产党干部和人民子弟兵不计其数。很多革命志士解放后在有关单位和部门担任要职,但丁希贤从来没有找过他们,更没有提出过一丁点儿的要求。 


人民中的堡垒 


冀南军区下设五个分区,阜城属于第五分区。分区司令员赵义京(后光荣牺牲),政治委员刘建章(后任铁道部部长)。当时,八路军的物质奇缺,武器装备也比较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丁希贤胆大心细、主动出击。他通过策反敌人内部的伪军,从阜城鬼子据点中偷带出一支盒子枪(驳壳枪),并约定在半夜某处取枪。当时,参加行动的除丁希贤外,还有区干部张培华、本村党员丁桂珍。当枪支交接后,被随后追来的日本鬼子发现,枪声大作。在逃脱中三人跑散,丁桂珍至今下落不明,有人说是被日本人抓去东北当劳工,也有人说是被日本人杀害;丁希贤顺利逃脱,把盒子枪顺利交到了中共阜东县第三区区长张勇手中。  


张秋寺村这个红色堡垒,虽无钢丝铁网,却坚不可摧,力量源泉是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是在抗日村长丁希贤的凛然正气和带动影响下,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在张秋寺,一个不足千人的小村庄,仅在抗日战争以来入伍的军人多达70余人,甚至一家三代中有5位是军人。仅在抗战时期,全村牺牲的烈士就有六位。


解放后,丁希贤因身体原因不再担任村干部,1982年因患肺癌去世,终年66岁。其子丁海亭从保定工业管理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保定变压器厂工作,曾为张秋寺村打井办电事宜多方奔走,目前已有86岁高龄。在这次的采访中,他提供了一张1944年的珍贵的地契,上有阜东县第三区张秋寺四村抗日募捐会印章、村长丁希贤签字盖章等字样;其女现在北京居住,也已年过八旬。

  


英雄已逝,生者如斯。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让我们缅怀抗日村长,永远铭记烈士和英雄,传承精神,继承遗志,让党的事业蓬勃兴旺、世代相传!这正是:


抗日村长丁希贤,红色堡垒斗敌顽,

一心向党多壮志,冀南大地美名传。


(采访对象:丁希贤之子丁海亭;丁桂珍之子丁国生;丁希贤邻居赵海周;李恩昌后人李景州;张秋寺村梁书勤、张书亭。资料提供:阜城县档案馆馆长孟瑞英。)


作者 :丁龙辉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