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衡水市区南郊有一个叫侯店的村庄,因古代一位侯姓人在衡水至冀州的“官道”上开了一家大车店而得名。该村以毛笔制作工艺精湛而闻名遐迩。


侯店毛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书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伐齐。农历三月初三,蒙恬路经侯店,以兔毫竹管为笔修书奏报军情,将毛笔留赠侯店。侯店人便仿制出“蒙恬精笔”。此后,每年三月初三,侯店制笔艺人都摆宴放炮,纪念笔祖蒙恬。明朝永乐年间,在制笔巧匠王有能的带动下,制笔业在侯店兴盛起来,距今已600多年。清代,侯店毛笔艺人李文魁在京设店。一名太监买笔入宫。光绪皇帝用后,连连赞叹,立碑表彰,定为“宫廷御笔”。“侯笔”风行天下,以“横行笔墨,所向如意”而名噪艺林。侯店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被誉为“北国笔乡”“毛笔圣地”。据《衡水县乡土志》(1928-1929年编)记载,侯店毛笔曾获世界博览会巴拿马奖,闻名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侯店毛笔发展到270多种。因其选料精良、做工精细、造型美观、经久耐用,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和国家部优产品证书及天津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天津外贸出口免检证书,远销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十一个国家和地区。李先念、杨成武、王任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到侯店村视察并试笔题词;启功、范曾、肖劳等著名书法家也曾为侯店毛笔泼墨赞绝。2009年,侯店毛笔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创新发展,侯店毛笔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按照笔毛弹性弱强,毛笔可分为:软毫、兼毫、硬毫。软毫以羊毫为主,硬毫以狼毫为主,兼毫掺和软硬两种笔毛。侯店所产的狼毫笔,笔锋劲挺富有弹性,运笔如行云流水,宜书宜画,在业内最为有名。狼毫笔是用狼的尾毛制成的吗?不,是黄鼠狼的尾毛。那么,它是怎样制成的呢?



制作毛笔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需要经过选料、水盆、零活、干作、刻字、成装等6道大工序和若干小环节,每道工序都由人工完成,其中水盆和干作最能体现技艺水平。


首先是选料,制作笔头的原料要选取东北大小兴安岭质量上乘的黄鼠狼尾。将狼毫从黄鼠狼尾巴上拔下来,搓成尖锥状,放在水盆中完全浸湿,再将狼毫的根部在板台上墩实。用牛骨梳子将狼毫由毛尖儿向毛根方向慢慢梳理,这个工序叫挑羽子。梳子将狼毫中短小无韧性的绒毛和杂毛挑到一侧并去除。挑完羽子之后,将毛尖部分,再次放进水盆中浸湿。



随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拉材子。将齐毛板放在手上,一手攥着狼毫的根部,将狼毫贴在齐毛板上,另一只手的拇指压在狼毫的毛尖处,一根一根地将狼毫拔出,并平铺在齐毛板上。拿一个木片水平压在狼毫上,将狼毫中的水分最大限度地挤出。将狼毫平铺在木片上,取出卡尺,狼毫的尖部与卡尺一端对齐。用刀沿着卡尺的另一端将狼毫根部多余的部分切除。将分散的狼毫搓成毛笔头的形状,狼毫切割端的部位在板台上墩实。这样一个纯狼毫毛笔头就基本上制成了。



将制作好的毛笔头蘸上特制的胶水套在笔杆上。制作笔杆的材料主要有毛竹、紫竹、斑竹、湘妃竹、凤眼竹等竹类和紫檀、黄花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腻的木类。另外,还有以象牙、兽骨、陶瓷、有机玻璃等作为笔杆原料的。


这样毛笔就做好了吗?不,后面还有“干作”的工序。这在毛笔制作过程中也是非常关键的。


干作的过程又分为刷笔、择笔尖、“清脖”、定型几个环节,目的是让笔头儿具有“尖、齐、健、圆”四德。尖指笔锋要尖如锥状,利于钩捺;齐指笔锋毛铺开后,锋毛平齐,利于吐墨均匀;圆指笔头圆润饱满如枣核,毫毛充足,运笔自能圆转如意;健指书写绘画时笔锋有弹性,能显现笔力。


刷笔是把毛笔笔头放在水中用刷子反复刷洗,去除笔头中的杂质。用刷子将笔头刷平整,然后再择笔尖。这又被称为修笔尖。择笔尖是十分精细的过程,要将笔尖处没有毛峰的杂毛去掉。这个过程对毛笔质量的好坏影响极大。操作时必须凝神、平气、心静才能择好。择完尖后,进行修齐环节,即摘除笔尖中过长的毫毛。修齐的标准是将笔头前锋压平,笔尖处的毛豪长短一致,没有参差,当笔头合并时要紧如一点。修齐后要做“清脖”工作,毛笔头的盖毛中也含有杂毛,必须将其清除。一只合格的毛笔,它的着力点要均匀,能运笔自如,挥洒畅顺。因此,“清脖”完成之后,要检验毛笔头的另一个特性:健。将笔头在手上反复刷写,来感受毛笔的柔韧度,看刚柔是否适度。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需要有几十年制笔经验的人才能准确地掌握。



最后要对毛笔定型。首先,需要熬制定型所需胶水:鹿角菜汤。将其作为胶水的优点是被定型的毛笔在使用时,只要在清水里浸湿,胶水就会自然化开,对毛笔吸墨和书写没有任何影响。鹿角菜是生长在沿海地区的一种海藻。制作方法是将鹿角菜放入水中,加火熬制。水被加热后,要不停地搅拌,防止鹿角菜粘锅,熬制半小时后,水质变稠,便停止加热。将笔头放入鹿角菜汤中,完全浸湿。拿出来,用手一遍遍地将笔头抹光。当笔头如春笋般端正饱满时,定型就完成了。再加上挽笔头、笔杆封顶、挂绳等工序,一支狼毫笔基本制作完成。


黄鼠狼的尾毛尺寸较短,由此制成的狼毫毛笔只适合写行楷小字。需要书写对联儿或者横批的大字,就要选择大号的兼豪毛笔了。


兼毫毛笔刚柔兼济、健柔相配,是合两种以上之毫制成的。毛笔头由笔尖和盖毛两部分组成,笔尖是较长的硬毫,以此为核心,周边裹上较短的软毫。


用来做笔尖的材料,有山羊胡、猪鬃、人造纤维等。首先选取一部分山羊胡,再取一定量的人造纤维与山羊胡贴在一起,然后再取一部分猪鬃,最后取一部分山羊胡贴在上面。然后用牛骨梳对毛料混梳,将各种毛料混合均匀。用牛骨梳将毛料中的杂毛和绒毛梳理出来并去除掉。先用牛骨梳梳理毛的根部,再梳理毛的尖部,反复梳理。杂毛去除干净以后,在毛料根部沾些滑石粉,以增加手和毛料之间的摩擦力。用牛骨梳由毛的根部向毛的尖部梳理,然后再卷回混和铺平梳理,如此反复多次,直到混合均匀。此后,将毛料搓成笔头状。


下面是附盖毛,即给笔尖加上盖毛。一般用马蹄毛做盖毛。盖毛与笔尖毛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用刀将浸湿的马蹄毛一缕缕均匀地平铺在玻璃板上,毛的根部与玻璃板的一侧对齐。用手将马蹄毛取下,并均匀地包裹住笔尖部分。然后将笔头底部在板台上墩实,再依据尖、齐、圆、健的原则修整笔尖。


再对制作好的兼豪笔头定型。取一个木制模型,向里面加入干燥的沙土,然后用方形平整的木板将模具中的沙土压实,并整理平整。在沙土的表面铺上一块棉布。分别将毛笔头的尖部和底部在鹿角菜汤中浸湿,然后将笔头竖直放在覆盖沙土的棉布上,鹿角菜汤会顺着毛笔头儿由上向下流到棉布上,并迅速被下面的沙土吸收。将全部浸湿的毛笔头放在外面晾晒。鹿角菜汤的粘着力逐渐增强,几小时后,全部凝固。


接下来是挽笔头。用棉线捆扎笔头的根部,捆扎时用力要均匀,不能将笔头捆扎变形,再将捆扎好的笔头装入笔杆里面。再给笔杆封顶、挂绳,这样一枝兼豪毛笔就制成了。


羊毫笔吸墨量大,适于写行书、草书和山水画的染色。羊毫笔的笔头是用山羊毛制成的,制作方法与狼毫笔相仿,不再赘述。


侯店制笔艺人十分重视毛笔的装饰,往往给笔杆再做刻画、浮雕、漆画、镶嵌等处理,使其更具艺术性、文玩性和收藏性。


侯店手工制作毛笔的技艺代代相传。如今,毛笔已不是主要书写工具了,侯店也面临制笔艺人年龄老化的问题。为传承好制笔技艺,王文申、王文生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王振菊、王志辉等制笔老匠人及孙占彪、李宝奎等毛笔厂负责人组织起来,抱团向外宣传毛笔文化,广收门徒传授绝技。侯店麻胎毛笔第16代传承人王丙强老人打破传男不传女的旧规矩,把技艺传给外孙女李红玉,并到衡水市第十三中学等学校演示制笔过程……我们相信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书法,侯店毛笔技艺也一定会发扬光大。


作者:李辉 图片:李辉 王跃  编辑:马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