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麻胎毛笔制作技艺,让更多人用上我们侯店的毛笔。”这是衡水90后女孩李红玉回乡学艺的初心。辞职回到家乡衡水市滨湖新区彭杜乡侯店村后,李红玉向外公学习麻胎毛笔制作。几年过去,她遵循古法匠心制作的毛笔已远销海内外。7月24日,记者来到李红玉的匠宣麻胎毛笔工作室,了解她与麻胎毛笔的故事。


辞职还乡学习传统制笔技艺


李红玉今年25岁,曾在石家庄一家影楼从事化妆工作,2016年因身体原因回到老家彭杜乡侯店村休养。待在家里的李红玉一度对未来感到迷茫,可当她看到家中的制笔原料时,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她想起小时候外公和妈妈做毛笔的情景。这么多年过去了,已经70岁高龄的外公仍在坚持手工制作麻胎毛笔。一个模糊的念头在李红玉心中逐渐成形,侯店制笔历史悠久,外公的手工制笔技艺精湛,这样的传统技艺正需要年轻人去传承和发扬,这是自己身为侯店人的职责和使命。李红玉决定辞去外面的工作,留在家乡,向外公学习麻胎毛笔制作技艺,将这一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



得知李红玉的想法,外公非常开心。侯店村自古以制作毛笔闻名,2009年“侯店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红玉的外公自小便在侯店村的笔厂做笔匠,跟随厂里师傅学习麻胎毛笔制作技艺。他告诉李红玉,麻胎毛笔具有腰力足、蓄墨量大、吐墨均匀、笔尖抱而不散的特点,深受广大书画爱好者喜爱。不过,由于制作工艺要求较高,学习周期长,学起来难度相对较大。想学习麻胎毛笔制作技艺,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练习掰手弄麻。“掰手弄麻时,需要每天对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进行掰、压、挤,让手指变形,直到左手握住麻料时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始终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在制笔梳麻料时才不会扎手。”听了外公的话,看到外公变形的手,李红玉有些犹豫,但想到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必须有人传承,她再次下定决心。就这样,李红玉成为了侯店麻胎毛笔第十八代传人。


苦练手艺掌握整套制笔工序


2016年4月,李红玉开始接触毛笔制作。在掰手弄麻阶段,她刻苦努力,经过大半年时间,终于掰手成功。回忆起那段经历,李红玉眼睛有些湿润,她告诉记者:“那段时间,每天手都很疼,即便这样,也要忍着疼痛把手泡在冷水里洗麻料,多亏有家人的鼓励我才坚持下来。”



李红玉介绍,做麻胎毛笔的垫衬材料是草本植物苘麻,做笔之前需要对苘麻浸泡、扒皮、梳理、成丝。“很费力,需要有经验才行,使用上也有要求。”李红玉介绍,“古人说,无麻不成笔。在所有的植物纤维中,苘麻是最耐腐蚀的品种之一,使用寿命比尾毛长得多。长期以来,苘麻一直是最理想的毛笔垫衬材料。”


麻胎毛笔制作要经过选料、水盆、零活、干作、包装等5道大工序,80余道小工序。李红玉认为制笔过程中比较繁琐而且易受伤的是混帖子工序。这道工序要求在水中把动物毛料(黄狼尾料、羊毛料、香狸尾毛、兔脊毛)和切好的麻料混合均匀做麻胎,再用尖利的牛骨梳,将麻胎梳理顺滑,单这个过程就需要反复9遍才能完成。



制作最小的毫笔笔头也是比较难的,因为它只有两厘米长。梳理狼毫的时候,手抓一半留一半,抓得松了,梳的时候狼毫会往外掉,抓得紧了,会被牛骨梳子扎手。“虽然我掰手成功,但是由于没有经验,刚开始那段时间,每天都会被牛骨梳、钢梳扎破手指。”李红玉一边说一边让记者看她的左手,“这儿是被牛骨梳子扎破的,这个是被钢梳扎破的,这些伤口反反复复就变成了茧子。”此外,制作毛笔要经过动物毛料去油脂这个过程,李红玉的手经常捏着毛料浸泡在石灰水里,手指缝常常是开裂的,时间一长,手上长满了茧子。这些对于李红玉而言,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经过三年多的“打磨”,李红玉终于出师,学成了整套麻胎毛笔手工制作技艺。


精益求精诠释工匠精神


如今,李红玉成立了自己的匠宣麻胎毛笔工作室,每天在工作台上忙碌。“每天至少在案板前坐8个小时,遇到加班就得10多个小时。”选料、水盆、择笔……道道工序都要一丝不苟。



为了寻求新的销售渠道,李红玉在淘宝上开起了网店。随着在网上认识的书画界人士越来越多,李红玉从大家的反馈中了解到,不同的书画作品需要不同的毛笔,一支好毛笔对于书画爱好者来说非常重要。李红玉根据顾客需求,一步步调整工艺,最终做出让书画爱好者满意的毛笔。她对每一支笔把控都很严格,必须要精修、试笔后才会发货,“过不了自己这一关的笔绝对不卖。”李红玉用精益求精诠释工匠精神,她制作的毛笔深受顾客青睐,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仅销往国内多个省份,还接到了国外的订单。


对于未来,李红玉表示,希望在传承麻胎毛笔制作技艺的同时,让更多人用上侯店生产的好毛笔。她也相信,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侯店毛笔会越走越远。 


通讯员 李新朋

实习生 张晓彤

摄影 夏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