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不仅是闻名遐迩的蜜桃之乡,武术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是中外闻名的武术之乡。境内流传着形意拳、八卦掌、梅花拳、戳脚、少林拳等众多优秀传统拳种,是形意拳、意拳的发源地。历代名家辈出,形意拳创始人、“神拳”李老能,郭云深、刘奇兰、李存义,耿继善、刘殿琛、王福元、赵殿元、李豹(李振山),马耀南;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八卦掌名家程廷华、程殿华兄弟;梅花桩拳名家韩其昌,岳氏散手名家张广居;戳脚翻手拳宗师张敬修、戳脚拳名家郭世豪等众多深州籍武术家灿若繁星,缔造出那个时代武林的辉煌!


中国武术有南拳北腿之说,戳脚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优秀拳种,注重腿法训练应用,是北腿代表,号称——“北腿之杰”。深州市穆家左村近代流传的主要就是戳脚拳,历史上习练者众多,有史可查从学于本县封家庄张敬修先生,至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现已传承至第七代。据戳脚古谱记载,戳脚拳祖师冯克善,太平天国北伐军将领,北伐失败后,化名赵灿章,先后到深县、饶阳、蠡县等地用不同化名传艺。咸丰年间到封家庄授拳,与张老敬为挚友,两人曾互传武艺。张敬修,号老敬,自幼拜本村封遐生(号老遐)为师,学练翻子拳,修习插挑气功,在翻子拳的基础上,结合赵灿章的戳脚拳,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创造出独具风格的戳脚带翻手拳,并在本村设立功夫坊,广收门徒,将其发扬光大。张敬修一生隐居田园,授徒自娱,行医乡里,弟子遍及深州、饶阳、武强、安平、保定、顺德府、彰德府、博野、定兴、东光、山西汾州府、广西等地,多达数百人,其72岁时,众弟子为其立“善教碑”以彰其功德,现石碑矗立于封家庄其家族后人门外,碑文阴面有详细记载。碑阴是弟子名录,按村庄地域来算,穆家左弟子人数最多,且居碑文上首显耀位置,无出其右,可见当年穆家左武风之胜,其弟子影响之深。另据雍正十年《直隶深州志》记载,本村赵如龙,字山甫,雍正年间三科武举,曾任江西建昌府守备,这也是穆家左历史上武风兴盛的佐证。


穆家左戳脚体系完备,功法众多,十分重视基本功训练,尤其是腿功训练,有十二种基本腿法:踢腿、弹腿、蹬腿、明腿、十字腿、起桩脚、二起脚、里合腿、外摆莲、双摆莲、分手踹、旋风脚;身法讲究:真假虚实、进退转换、反侧收纵、扑仰贴靠、炸卧斜绵、抖伸底坐、扛挤撞晃、抽凹缩竖、闪展腾挪;又有五字诀:紧、软、硬、脆、滑。桩功主要是马步桩、虚步桩,主要套路有八趟金刚锤、八趟金刚架、倚山短打六趟,每趟既能单练,也能拆开对练。八趟金刚锤是戳脚的标志性套路,也是穆家左戳脚的基本拳架,一般老师都不按顺序教授,而是先从三趟、八趟教起,俗称三八趟,招式简捷实用,舒展大方,三八趟学完再学其他几趟,在穆家左一说会三八趟,就是会武术的代名词。此外还有长拳、华拳、明拳两趟(据说就是查拳)罗门八步、过扫等;器械有六合枪、杨家枪、张家枪、梅花刀、春秋大刀、虎头钩、双锏、棍、剑、七节鞭等多种器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电影《少林寺》的上映,传统武术也迎来了它的又一发展高峰。那个年代电视都很少,人们的娱乐活动也很少,练拳就成了人们业余时间主要活动。练拳是个苦差事,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武可以增强人的体质、磨炼人的意志。那个年代老一辈拳师大多还在世,东穆家左有李计春、周向然;西穆家左有潘呼哧、张国杰等。公开教拳的主要是周向然、张国杰,周向然去世较早,他去世后其很多弟子又跟随张国杰继续学艺,张国杰老师武术从学于本村戳脚名师宁老谆,拳械俱精,其不仅善于拳术,书法绘画、剪纸纸扎等都样样精通,是村里名副其实的文化名人,也是笔者的启蒙老师。那时不止是本村弟子学拳,周围大榆林、西王辛庄、良知台、大邢庄等三里五村的爱好者也纷纷前来学拳,多时达近百人,盛极一时,是深县体委树立的五个武术联系点之一,当年深县体委还给张国杰老师颁发了“朝阳武社”的牌匾,现保存于其次子李连雪家中。当初深县正月初十举办武术节,村里每次都组队参加,队员多人次取得好成绩,其中女弟子李凤仙更是赛场上的常胜将军,还曾获得1996年河北省武术比赛传统拳术冠军,当年《衡水日报》予以报道;关门弟子葛忠信也多次在比赛中获奖,掌握套路比较全面。1994年正月初五,本村武术爱好者和其弟子们在村小学举行武术汇演,张老师发表讲话,对本村武术历史渊源作了简要介绍,随后弟子们轮番下场表演,盛况空前,这也是穆家左武术最后一次集中展演。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没能留下影像资料,实为憾事,一晃距今快三十年了。


1997年秋,张国杰老师因病去世,其生前所用兵器、拳谱全部捐献给当时的深州市体委。至此,随着老一辈拳师相继过世,穆家左武术全面走向衰落。年轻一代没有人能完整继承,又都忙于生计,疏于练习交流,很多人都荒废了,八十年代初学拳的那一代如今也大多五六十岁了,年纪小的也年近五旬。如今村里年轻一代也已经没有人再愿意学拳,呈现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窘状,传承近二百年的武术,面临失传的危险,再不抓紧抢救保护,将从穆家左彻底消失。


希望有关部门对此予以重视,抓紧对在世拳师组织登记,鼓励他们传授所学,有条件的对其掌握的拳法录像留影存档,充分挖掘保护,时机成熟可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让穆家左戳脚这一武术瑰宝世代流传下去。


附倚山短打一、二趟拳谱:


第一趟:


避足遶步掌,骑马左右同;


锁带高横掌,左右上步攻;


提腿撩阴打,进肘拍天灵;


每趟接打靠,扬手顺步丁。


第二趟:


描手上步打丹田,转身擒捉紧相连;


捉肩遶步骑马掌,上步双展推泰山;


转身擒肘提腿式,托手攻打敌胸前;


得了倚山子母手,势不虚传练真难。


作者:李冰  编辑:贾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