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景县董故庄董子故居,抚摸着董子故居里的青砖汉瓦,诵读着董仲舒的经典名言,犹如与先贤对话,内心涌出千年大儒一句句震撼心灵的敦敦教诲。


董故庄因诞生一代圣儒董仲舒而得名。据《史记》记载:董仲舒出生于广川董家别墅董家里,其少年治《公羊春秋》就在这里。董仲舒在这里出生、成长、成才,名气越来越大,前来慕名求学或定居的人越来越多,董家里逐渐成为一个较大的村庄,从此地以人显。西汉后,董家里改成董子故里,清朝以后改称董故庄。



位于董故庄村中的董子故居,所占用的位置是董子故宅遗址。两千多年来,董故庄历经了沧海桑田、岁月更迭,但是董故庄的百姓对董仲舒的敬仰、爱戴之情却历久弥深。虽然董故庄的人口不断增多,宅基越来越紧张,可是祖祖辈辈的人们宁肯挖土垫坑,都不曾占用这块土地,乡亲们说:给董子爷留着,让董子爷在老家得有个落脚地儿。


自汉以来,作为董子故里——景州、广川、董故庄蜚声遐迩,一些文人墨客、官吏名士来此慕名瞻迹寻董子旧宅,并留有大量诗作。他们或追古抒情、或评论历史,诗致词切,古风典雅质朴。其中元朝朱绍明作《寻董子旧宅》;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明代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来此留有诗作——景州董子宅同高柏庄长者二首;清代文学家王士祯,考察董子故里后,留有《董子故里》诗一首。



为了深入挖掘、科学利用董子文化资源,把董子故里打造成传承董子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董宅遗址上建造了董子故居。董子故居根据汉代民居为原型进行空间布局,本着节俭、简约的原则,利用现有房屋进行改造提升,形成两进院落。大门置于南垣,入内有前院,经过正堂达后庭。董子故居展示了董仲舒良好的家风家教,他目不窥园、少治春秋的成长历程以及董子道德教化思想,留给我们不仅仅是良好的家风,严谨的治学,他的经学思想更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穿越历史的星空,跨越时间的隧道。第四届衡水市旅发大会即将举办,让我们一起踏访董子故居,领略董子为人之道和道德教化思想,向先贤学习,为当今建功。


摄影 郭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