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贱卖,八毛、一块(一斤)!”

“又大又甜的西瓜,不甜不要钱。”

“嗨,少两毛钱,下回给啊。”“得嘞,您拿好”……


说起一个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浓缩了市井百态、展露着人间气色的菜市场当属其一。12日,记者来到位于市区中华南大街的滏阳便民市场,感受了一把浓浓的生活气息。


一天的忙碌从清晨开始


一天的忙碌从清晨开始。5时30分,伴随着清晨温暖的阳光,滏阳河便民市场开始营业。大门一开,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的商贩们开始活跃起来,他们排队依次进入。入口处,工作人员对每个人进行严格的体温测试。“面对普通市民的早市5点半营业,旁边那个批发市场4点就开始营业了。”工作人员一边给记者测体温,一边介绍。走进市场,偌大的空间里,分列着蔬菜果品、生鲜、百货等区域。摊主们重复着熟练的动作,先把摊位规整好,摆放菜品,竖起价格牌,打起饱满的精神,为开张做最后的准备。


芹菜、菜花、土豆新鲜得都像是刚从地里采来,甜瓜、西瓜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一进市场,记者便被扑面而来的新鲜果蔬视觉冲击所打动,开启了买买买模式。这期间,一些零零散散的顾客开始光临。较早一批顾客,以老年人为主。他们大多是这里的常客,很多人拉着专门的购物小车,有备而来。“你这年轻人,一看就没经验,买菜后一直拎着多沉啊,这种小车网上就有卖,超市搞活动有时还会赠,我这个就是赠的。”见记者拎着大包小包,一位阿姨好心提醒。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 声声入耳


“今天土豆便宜了啊,一块五一斤,捎着点不?”“那就来二斤。”“今天包饺子,茴香怎么卖?”“您要,给两块钱一把行了,您看这茴香又绿又嫩,刚在地里割的,还冒着水气呢”……在挂着露珠,卖相讨喜的蔬菜和水果中穿行,与老友般熟悉的友邻摊贩寒暄一番,是这里最温暖的日常。



“岁数大了觉儿少,每天五点多就醒,溜达着就到这儿来了。”今年67岁的刘大爷笑着告诉记者,早市上的菜种类多又新鲜,还能货比三家,实在是划算。聊到半截,刘大爷在一辆装有红薯的货车前停下脚步。“今天什么价格?”“两块五。”“不便宜啊。”说着,大爷自己拿袋子挑起了红薯。“这个紫皮的比红皮的好吃。”大爷向记者介绍。挑完过秤,12.9元。“凑个整,13的。”边说大爷边拿了一块红薯放到袋子里。“不行不行,都13.7元了,给不着给不着。”店主有点着急,随后将大个红薯换成了小个。“这还13.3元呢,小本生意,亏不起。”“行了,老顾客了。”大爷边说边扔下13块钱拎起红薯就走。然后,像个孩子似地偷偷告诉记者:“我在他家买了很多次了,好吃还不贵。”大爷可爱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我想,于他而言,讨价还价的成就感远远大过了省下的三毛钱。


“辣椒便宜了啊,五块钱三斤。”一位中年大叔,站在装满青椒的车子上,卖力地吆喝着。“是不贵,我前两天在超市买的两块五一斤呢,走,去买点”。大叔的吆喝声奏效了,许多懂行的人前来购买。“倍儿甜倍儿甜的甜瓜啊,十块钱三斤”“蘑菇6块了6块了,超市都卖8块的啊”“9块二,抹个零头,九块行了”“这块肉怎么给您加工,切片还是搅馅?”……



商贩们卖力吆喝着,拿着袋子、推着购物车的大爷大妈、年轻的家庭主妇们在各种新鲜食材间来回穿梭,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说笑声交织在一起,让这个清晨顿时鲜活起来。



早市映照的是一个个为生活努力向上的家庭


七点到八点半这段时间,是早市里人们购物的高峰期。来往人群熙熙攘攘,个别路段还拥堵起来。


“借光,过一下”“走了走了,往前走”……买东西的人一扎堆,并不宽敞的道路就容易堵,虽然耳边不时响起一阵阵的催促声,执着的顾客仍然不舍得放弃相中的商品,只得侧起身腾出空间让路。而过路人也似乎并不着急赶路,而是左看看右瞧瞧,顺着人流往前走。“这还是工作日,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人就更多,人挨人啊,真是走不动啊。”一位卖豆角的大姐告诉记者,当然,她们的生意也更红火。


在与一位水果摊大姐的攀谈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早市五点半开门,但摊主们准备工作要从凌晨4点开始。”我这水果人家给送货,相对来说还轻松些,大部分人要先跑到东明菜市场进货,他们更辛苦。”大姐表示。


清晨的早市,很忙,但却温暖、真实。一个个摊位,一辆辆运货车,背后是一个个在为生活努力向上的家庭。


前来早市购物的人,也是懂得为生活付出的人。“这个蒜苔怎么卖?”“给我称一点四季豆。”……在早市里穿梭,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不绝于耳。


家住育才街的谢女士当天收获颇丰,购物小拉车里已经装满了“战利品”——排骨、土豆、蒜苔、西红柿、青椒。“儿子儿媳上班很辛苦,小孙子正在长身体,我每天的任务就是做好一日三餐,把他们照顾好,他们开心了我就开心。”谢女士乐呵呵地说。


家住红旗大街的李女士也左手右手大包小包,当天他特意带了六岁的儿子来体验生活。对于早市的热闹繁华,小家伙似乎很感兴趣,兴奋地左顾右盼,摸摸这个、动动那个。也许是被早市上的美食所诱惑,逛了一会,小家伙直喊饿,嚷着妈妈给买了油条,满足地吃起来。



“我来这里买菜,纯粹是为了凑热闹。小时候特别喜欢赶集,而现在买东西都去超市。超市买菜,菜是超市挑拣好的,价格也是固定的,更加便捷,但却少了些早市里才有的人间百态和吵吵闹闹的乐趣。”70后张女士表示,如果时间允许,她还是喜欢来早市逛一逛。



蹲着挑菜、讨价还价……菜市场,是一座城市里烟火气十足的地方,于朦胧中醒来的早市,又自有一番独特的情致,这份人间烟火气,让生活的味道浓郁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