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业在我国有着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南方的长江流域和北方的黄河流域都广泛种植桑树。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养蚕,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总集《尚书》中已有关于蚕桑的记载。《诗经》、《左传》、《史记》中,记载了西周至秦汉时期,黄河流域蚕桑业已相当普遍。


饶阳的蚕桑业始于何时已不可考。据《饶阳县地名志》载,西汉末年,刘秀遭人追赶,来到饶阳境,人困马乏,又饥又渴,就隐藏在路旁的桑林里歇息,摘桑椹充饥。刘秀临走时,写下一个牌子“桑园”挂在了桑树上,旁边的村庄因此得名“桑园村”。这虽是传说,却也反映了当时饶阳种桑之盛。桑园村至今名称未改。又据《饶阳县地名志》,影林村为汉代饶阳城的公桑蚕室之地。可见当时已有了管理养蚕业的专门机构。


唐代北方以定州产绫最盛,为丝织业中心,饶阳地处周边,丝织业发达,桑树遍野,户户机杼。《全唐文》中乔潭的《饶阳县令厅壁记》里写道:“机女狭其幅利,染工多其奸色”,这是由于丝织业的兴旺发展,产品供不应求,因而产生了尺幅减小、颜色不纯的投机取巧现象。《太平广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瀛洲饶阳县令窦知范有一公子,在一次放鹰逐猎时,骑的马受了惊吓狂奔起来,公子被桑枝打破了头。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饶阳遍地植桑的情况。


宋代黄河流域的蚕桑业逐渐走下坡路,但河北的蚕桑丝织业仍保持一定的发展势头,几乎无处不贡丝织品。《宋史·地理志》载,饶阳属河北西路深州,为贡绢县。而深州每年要贡绢二十匹,在河北路诸州中为纳绢大州。北宋后期,女真南侵,桑树被砍伐为薪,河北的蚕桑丝织业受到很大影响。


元末明初,棉花种植传播到河北一带。明朝政府十分重视棉、桑的种植,蚕桑生产与棉花生产并行不悖,地方政府劝民栽桑,大见成效。清乾隆《饶阳县志》载:“明代赋敛之制……有农桑丝折捐,起运京库二百九十匹九尺七寸,折银一百五十三两五钱一分三厘……”这些数字,揭示了明代饶阳的丝织业有着相当大的规模和产量。明朝诗人王直《过芜蒌亭》写道:“回首饶阳道,霞明桑叶稀”,则展示出了一派壮阔的农桑景象。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明万历《饶阳县续志》载,官方举行各种祭祀,祭品都要用到一定数量的帛(丝织品),如祭祀文庙,要用“帛九端”。在民众的衣着方面,“细民编户与富室竞丽,绸帛丝绵下逮襦裤,而云履厢边遍于隶人”,富室与平民竞相奢华,丝绸衣物成为大众服装。这些,固然与时代风气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要以丝织业的高度发展为基础。


明代饶阳丝织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规模和数量上,而且技术和产品质量有了大的提升,创造出了著名品牌。明末河北饶阳的“饶绸”,以其质地优良、坚实耐久享誉四海,名噪一时,从宫廷到地方大员,都以“饶绸”为佳。饶阳人设在京城的绸缎店铺,无不以经营“饶绸”而买卖兴隆。


入清以来,棉花种植以其“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而逐渐取代了桑树种植,蚕桑丝织业在饶阳日渐衰微。以土贡闻名的“饶绸”,仅由耿尚口村宋氏专门织造,由于用旧式木机和传统工艺生产,不敌市货美观,到民国时期,因滞销而渐至歇业。


饶阳的蚕桑丝织业,作为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谱写过浓重华彩的篇章。而它的消歇,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作者:刘少队   编辑:贾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