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做成一大事,练成一技能,都要过道坎。
比如,小孩子初进幼儿园,新环境,新玩具,新鲜的人和事,都抢眼,很愿去。但天天必上,受约束,就厌倦,发怵,不想上了。
有家长溺爱孩子,便迁就,停几天。再去上时,孩子知可回家,一不高兴,又不去了。如此反复,既折磨孩子,也形不成习惯。明智的家长则相反,送孩子进了幼儿园,交给老师,扭头就走,不再回看。孩子知无退路,自会改变,适应新生活,跟小朋友去玩。十天半月后,养成习惯,融入新集体后,思维见识,都提高一个等级。
我小的时侯,最怕冬季早上穿衣。那时生活苦,睡觉时灭掉小铁火炉。早晨起床时很冷,寒风透窗,哈口气如白烟,尿盆的尿都结成了冰。大人孩子没有秋衣衬衫,都是皮肉直贴寒衣。衣硬冰凉,身热肤软,二者相近,浑身抖颤。爹娘连喊多声,都裹紧被口,不想探身。稍大懂事了,想到要帮做家务,砍草挖菜,早晚都得起床,拖延无益。我干脆一闭眼,猛地坐起,不顾冰冷,麻利地穿衣,捻紧衣裤跑出门,身体才暖和起来。几天之后,心理身体都过了坎,形成了习惯,并不觉得苦了。
从那至今,我从不惧风霜雪寒,天天早起,走出家门,或劳务,或锻炼。早睡早起,从无赖床习惯。这已成为我的生物钟,不起床反觉没精神,不舒坦。我从五十岁开始,年年体检,各项指标全合格。自己认为,与一生养成的早睡早起,生活规律有关。
工作有隙,爱好读书,偶有心情,撰文投稿。初始之稿,大都沉海。一般人也就厌了,放弃了。我明白这非几年之功,须厚积薄发,一生读写不止,才可有成。坚持十多年后,终入其里,迈过了切实认识文学之坎。
我的认识与体验是:没实质内容,不写;有内容,自己不感动,不写;写后放十天半月,修改若干遍,再投稿。认识在先,言之有物,自成风格,读之受益,这样的文章才有价值。
迈过了从濛懵到清醒这道坎,以后再写,并不觉难了。三十岁时,我的头篇小文,就登在了人民日报,并在中央一台播诵。四十岁后,大量登稿,五十后,几乎每投必登。但我坚持自控把关,重复无新意之文,决不写不投。至今我发稿上千,自我要求愈高,读者反应不错。有些小文,并不为发表,而只为记载自己一生的思想经历感悟。恰恰这种小文,别人读后,都说好,接地气,真切又受益。
事间万事万物,大小不同,要想成功,都要在心理上过一道坎。此坎不在入门口,都在高寒人稀寂寞之处。只有那些自强不息,持久不停之人,才能迈过。
过了这道坎,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作者:王培 编辑:李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