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衡水市阜城县码头镇高龙庄的种植大棚内,一棵棵甜瓜苗长势喜人。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期,高龙庄一边做好防控工作,一边紧抓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不负大好春光。
应疫情防控需要,从1月26日开始,高龙庄封锁了部分出村路口,仅留下村西的主路并设置防控卡口。随后,村“两委”班子向村里的年轻党员发出号召,大家纷纷响应,快速成立了防疫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每天坚守在防控卡口,为出入村民做好登记、测体温等工作,同时劝导外来人员不要进入。
2月4日,衡水建筑设计院驻高龙庄工作队携带单位支援的防疫物资赶回村里,提前返岗参加一线防控。工作队协助指导村“两委”通过“大喇叭”开展防疫宣传,组织实施全村消毒,还主动参与到值守巡查等工作中。
同时,村“两委”还利用村民微信群及时发布上级有关通知和村里的防控规定,看到村里的各项防控工作严密有序、防疫志愿服务队认真负责,村民们十分感动,纷纷表示要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在码头镇经商的祁金利给村里送来了口罩、食品等慰问品;在阜城县城工作的祁金良等12名村民联合捐款;脱贫户杨志珍捐款100元……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为防控工作奉献爱心的队伍中,不仅很多在本村居住的村民踊跃捐赠,很多长期在外地定居的村民也通过微信为村里捐款。村支书高占林介绍:“从二月下旬开始,几乎每天都能收到村民自发捐赠的物资,共收到善款近3万元,消毒液、口罩、食品等物资价值近1万元。”对此,村里精心制作了感谢信,150余个爱心村民的名字,写满三大张红纸,也写满了高龙庄村民共抗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高龙庄有种植大棚甜瓜的传统,2月中旬,到了移栽瓜苗的时候。“以前到这时候,沧州的瓜苗直接就送到地头上销售。今年赶上疫情,村民出不去,外地的瓜苗进不来,这可怎么办啊?”为了解决村民的燃眉之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主动与沧州取得联系,商量好“不见面”运输方式,统一派车去指定地点接货,运到村口后,再组织村民搬运到大棚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70多亩大棚按时移栽了瓜苗,保障了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