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

冷风细雨伴无眠,踏破夜色迎首班

 

终于知道武汉人为何爱吃辣了,接连几天的阴雨绵绵,湿冷的空气总让人对火辣的美味有一份期待。


我和亚琳的第一个班就很“幸运”地接受了一次武汉夜雨的洗礼。昨夜23:31,窗外的小雨已经从下午下到现在了,我辗转反侧,睡不着,再过半个多小时,就该坐车去医院值来武汉后的第一个班了。规定凌晨2:00交接班,我们必须在1:30分前赶到,留出半个小时交接班以及穿戴防护服的时间。反正睡不着,给亚琳发个微信,看看这妮子醒着没?


“醒了吗?”


“我睡不着。总是惦记着。你睡着了?”她秒回,看来真没睡。


“使劲睡使劲睡,眯了一会,还梦见跟闺女着急,想孩子了!”我回。

……


夜色中,接我们的车来了,我和亚琳正冻得瑟瑟发抖,车还没停稳,我俩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什么情况?二十多座的公交车,只有我俩和司机三个人,这情节仿佛在哪个电影中见过似的。司机大哥嘿嘿直乐:“恐怖片里常有这镜头,没事,别怕有我呢!”我俩哭笑不得。


孙芳芳(前排中)和队友们在熟悉电脑系统、了解住院病人情况


从入住的武昌区瑞安楚天酒店到我们支援的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江南医院共四十多分钟的车程,一路有了司机大哥的说说笑笑,倒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来到医院,我们同班的另外三个小伙子也从另一个驻地赶到。找到负责带我们的秦琛老师,今晚主要是熟悉电脑系统并了解一下住院病人的情况。老师介绍得很仔细,再加上这两套一个写医嘱,一个写病例的系统跟我们平常接触的差不太多,相信很快就能上手。


我们接管的这个病区有60个病人,属于普通病房,病人的情况不同,但老师让我们千万不能大意,很多病人前一天情况还非常好,第二天就转进重症了。我们的任务就是千方百计在病人病情加重前得到治愈,不给病毒肆虐的机会。


第一个班主要是观摩和学习,并没有给我们具体的任务,相对轻松。


第二天交接完班已是上午9点,回到驻地大概10点半。洗漱时忽然想起来跟记者约好今天上午通个电话,不能失信啊!拨通电话后,我们简单聊了一下这里的工作情况,他问我此时最想跟家里的哪个亲人想说点什么?


我想了又想,好像对每个人都有话要说,太多了,还是跟我宝贝闺女说说心里话吧:


女儿啊,妈妈来前线了,是为了让更多的的病人战胜病魔,回家跟自己的孩子团圆,现在的你或许还不理解,但长大了你一定会为妈妈感到骄傲的。对于你呢,妈妈的期望非常简单,有一个简单、快乐、幸福的人生就足矣。

 

3月1日

“我家姑娘跟你一般大,能跟我合个影吗?”

 

今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我和亚琳乘坐公交车直奔医院。


我们小组一共五个人,三男两女,每个人分管12个病人。在主管大夫的带领下,我们一一认识了所负责的病人。其中一个武汉阿姨特别热情,问我多大了,从哪里来。当听说我来自衡水时,她说知道知道,衡水中学很有名嘛。


“孩子,我家姑娘跟你差不多大,看着你就像看见我姑娘似的,你能跟我照张相吗?”阿姨的眼睛里满满的期盼。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病人最思念的是至亲的人,照顾他们的情绪是医生的责任。如果我的出现能给她一点点安慰的话,这对她的康复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个小要求当然不能拒绝。拍完照后,阿姨开心不已。


与患者合影


当然还有一些病人是“不好沟通”的,因为他们还处于浅昏迷状态。我的一个病人是脑肿瘤患者,刚住院时一直用着脱水的甘露醇和甘油果糖,在逐渐减量过程中一度出现呕吐,因为担心新冠肺炎合并吸入性肺炎,目前继续给予脱水治疗。对这类病人,我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不能掉以轻心。


总的看来,我们所负责的区域共有65张病床,床位不算特别紧张,每天都有出院的,也有收进的,整体态势积极向上。


全副武装的孙芳芳


到了中午12点吃饭的时间,脱下防护服,长出一口气的感觉太好了。特别是视线,由于我戴着着近视眼镜,再加上护目镜,相当于双层玻璃,汗水和蒸汽贴在上面,视野一片模糊,中途还不能擦拭,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交接完班,回到驻地,头一次感到“躺下来休息”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明天,我们的战斗依然在继续。


作者:孙芳芳 整理:高艳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