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声隆隆,奏响春天的旋律
——我市巩固防控效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纪实
一袋袋金黄的小麦送进去,经过研磨、筛理、提纯、晒理等工序,变成一袋袋雪白的面粉送出来。2月23日,五得利集团深州面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听着熟悉的轰鸣声,公司行政部经理王俊超感叹:“这机器声一响,心里特别踏实。”
从安平丝网车间到枣强皮毛加工厂,从衡水高新区科技谷到景县橡塑管业基地,越来越多家机器声正逐渐响起来,合奏出一曲春天的赞歌。
连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市委书记王景武、市长吴晓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并深入多地企业调研指导,要求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全力打好打赢控疫情促发展两场“硬仗”。
一台台机器转起来
“从早上进厂、开工,再到吃上午饭,每天要过十几道关。”阜城县华兴服装有限公司车间内,先期复工的100名工人戴着口罩,紧张有序地赶制着阿拉伯袍订单。因为疫情,员工们迎来史上最严防护措施,测体温、定时喷洒消毒、分时分批就餐。
复工复产,“安”字当头。疫情防护措施按规定做起来繁琐,却是必需之策。“只有严格做好防护,复工复产才可持续有序推进;也只有有序做好复工复产,才能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坚实的物资保障。”公司总经理高秀娟说。
2月24日早晨8时,故城县河北同心风机配件有限公司迎来了员工们的进厂高峰,在公司大门口大家按次序接受体温检测。开工十余天来,公司员工已经习惯了新的“入厂姿势”:测量体温、洗手消毒、逐个进场。企业提前做好了各类防范措施,给每个员工配备了防疫手册、车间须知、就餐须知、宿舍须知等各项规定,三位一体构建整个公司的防控体系。“我们按要求制定了相关防控应急预案和复工方案,全力战‘疫’的同时,抓好生产。”公司负责人说。
企业复工复产,政府服务要靠前。连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履行主体责任,及时编制了《工业企业复产疫情防控实施方案》,下发至各县(市、区),要求企业建立严格的疫情防控机制和应急预案;同时各职能部门强化协调联动,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做实服务文章,确保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不误”。
“县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真是解决了大问题,在上面备案即可复工,员工录入体温等信息后,领取‘电子出入证’,即可上班,足不出户就能办理业务,既高效又方便,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2月24日上午,谈到能及时顺利复工的原因,安平县众合天诚建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翟磊如是说。为方便企业复工,安平县市场监管局公众号开通了复工复业申请通道,并制作《复市视频操作教程》,企业只需填报相关信息,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复工相关报批手续。截止到2月24日,通过安平县市场监管局公众号,申请复工复市的市场主体达到2845户(企业申请复市920户,个体工商户申请复市1925户)。
复工复产正不断加速。
据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统计,从2月10日0时正式启动企业复产工作开始,截至2月24日14时日,包括春节期间未停工企业,全市累计开工企业334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39家,入统企业复工率94.7%。
重点企业“马力”足
2月23日上午8时,武强县北大洼现代农业示范区蒙牛乳业(衡水)有限公司大门口,几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给进厂上班员工测量体温、喷洒酒精进行消毒。作为乳制品行业龙头企业,蒙牛乳业(衡水)有限公司春节期间一直在正常生产。疫情袭来,示范区第一时间派驻工作人员进入公司,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防疫措施落实工作,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证企业生产。
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公司也早早地就已复工。目前,公司用于生产抗病毒、抗感冒等药品的5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机器设备24小时不停歇,工人分成三个作业班昼夜轮番上班,以最大产能保证供给。“疫情发生以来,多亏了政府及时协调药品包装及运输事宜,才确保了生产不中断。”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周源说。开工以来,公司已经生产近3万件药品,其中抗病毒药品利巴韦林颗粒7000余件、清热解毒药品金银花颗粒近2万件供应到全国各地。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在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的同时,有序推动复产复工,特别是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复工复产,对于为疫情防控提供充足物资保障、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为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我市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全市建立了市、县领导包联帮扶制度及市直部门成员单位与县(市、区)“一对一”分包联系机制,以重点规上企业、外贸出口企业、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和省市重点项目为帮扶重点,采取实地调研、电话了解、建微信群线上沟通等方式,及时摸排企业困难,精准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共渡难关。
出门前小区门卫填表签到打卡,到了单位再打一次。连日来,景县海伟石化有限公司工人孙书林已经习惯了这种签到方式。“这‘两点一线’管理虽然麻烦,可很有必要,都是为我们自己好,我们都能自觉遵守。”孙书林说。企业复产复工过程中,员工返厂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景县积极创新机制,按照分批、有序的原则,率先在海伟、鑫源、瑞朗德等几家重点企业实行“两点一线”管理,从企业与社区(乡村)两头入手,对职工进行全程监测,确保了企业用工、防控两不误。目前,该机制已在全市推开,职工返岗得到有效保障。
拨付市级工业设计发展专项资金60万元,支持河北宝力工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及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奖;下达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20万元,用于规上企业统计补助、新建入统企业及规下升规上企业奖励,惠及全市规上企业800余家……日前,市财政局全面梳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涉及的财政政策,汇编形成《衡水市财政局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财政政策》,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进行补助,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传统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工业设计。
……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在一条条有“干货”、够“硬核”的政策支持下,我市一大批重点企业“火力全开”,咬定全年目标奋力冲刺。
创新发展不停步
面对疫情的“阵痛”,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动能新业态顺势发展起来,在危机之中寻找机遇。
近日,在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楼道内,一台憨态可掬的全自动智能消毒杀菌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医患人员好奇的目光。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河北创泽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给医院的消毒机器人,主要用于病房和医疗公共区域的杀菌消毒工作,可以大幅度降低医护工作者的工作强度和被感染的概率。此外,这款机器人还可实现预约挂号、导医导诊、远程问诊、合理用药查询等功能。位于衡水高新区的河北创泽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公司科技优势,将研发生产的两台智能医用消毒机器人无偿捐赠给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自疫情发生以来,新技术在公共医疗领域的应用快速升级。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市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目前我市桃城区聚焦新兴产业,大力培育以服务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衡水双子科技“饿了么”平台为保障送餐安全,专门设置了安全无接触取餐点,目前已覆盖我市500余个小区。“‘无接触配送’服务推出后深受市民欢迎,平台订单量也不断增加。我们将不断升级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外卖餐食安全,为市民用餐提供更多的便利。”双子科技董事长周皓说。
还有部分已开工开业的企业,在抓好原有产品生产的同时,不断挖掘潜能,扩大产能:饶阳县河北明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转产扩产,紧急组织生产84消毒液;衡水高新区格雷服装公司增上医用防护服项目;枣强县河北国润药品包装有限公司新上10条口服液吸管制造机组、20台吸管自动包装机、50条口服液玻璃生产检测线,与葵花药业集团成功配套。
……
迎难而上,生产在恢复,信心在增长。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春天战“疫”,衡水正勠力向前。
摄影:武志库 王铁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