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
武汉,我来了
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今天黎明时分,我们支援湖北医疗队第一批队员安全抵达武汉。简单休整之后,我作为护理骨干进入武汉市第七医院病区开展交接工作。
1月27日,作为河北队护理骨干全程参与病区交接工作。中南医院和市七院的科室负责人与河北医疗队合影(右一为马冬雪)
武汉市第七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平日病患较少,此次疫情发生后被确定为发热患者定点的诊疗医院,所有病床全部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及确诊轻症病例。通过交流,发现该医院各项秩序有条不紊,为我们后续开展工作增强了信心,但也发现该医院在管理方面存在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漏洞,我便及时将衡水市第三人民医院较为成熟的传染病病房管理专业知识分享给武汉七院的护理人员,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及感谢。
疫情无情,衡水有爱!我们的到来,有效缓解了武汉七院医护人员紧张的局面,武汉同仁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们愿与你们并肩作战,武汉加油!
2月12日
上午25床刚出院还没消毒,新入院的阿姨就在家人的搀扶下进入病区,我看阿姨状态不好,急忙给她搬了一个凳子,同时紧急准备好床位,测指脉氧,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一番救治下来,阿姨指脉氧还是升不上来,我们值班人员紧急插管,将病人成功转入ICU,那里有我们河北支援武汉医疗队重症组医护专家进行进一步的就治护理。
与死神赛跑的我们的配合越来越默契,今晚打饭碰到重症组的省四院朱桂军主任,他说阿姨指脉氧已经升上来了。
相信医学,相信河北医疗队,相信自己,愿阿姨早日撤管康复出院。
马冬雪(左一)与队友一起为武汉加油
2月14日
今天是2020年2月14日,也是我到武汉支援抗击疫情的第19天。
这19天,我们每天都是早上7:10准时做公交从花园酒店出发去市七院。到了医院穿上分体衣,防护衣,隔离衣,双层手套鞋套和护目镜,八点准时开始紧张忙碌的护理治疗工作。
我所在的病区有将近50个病人,其中病危上呼吸机的有四五人,病重的三十几人,心电监护的十几人,出院一人要从众多预住院的病人中按轻重缓急办入院,抢救死亡隔一两天就在病房上演一次。中午一点下班休整一下,汗水还未凉透,压痕还在作痛,两点我们又要准时上班,继续上午的治疗和明天的准备工作。晚上6:10司机送我们回酒店。
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要不是今天早上老公发祝福,我都不知道今天周几初几,连太阳我都已经好久没有见到了。每天累到极致,晚上回到宾馆腿是肿的脚趾头是痛的,心里却是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作为一名一直在一线从事15年传染工作的我来说,传染病人心灵的治疗尤为关键,所以我抓紧一切治疗时间鼓励病人加油打气,调动自身积极性战胜病毒。病人从开始的冷漠麻木到如今我们一进病区就竖大拇指由衷地说河北队真棒。
正是我们的互相加油打气,才加快了病人的康复出院。今天是我们护理的第25个出院的病人,叔叔非要给我们合影,还留了我的电话,等疫情结束了让我带家人来武汉玩。这些天自认很坚强的我眼睛不觉又湿润了。
刚开始那几天穿着那么密不透风的隔离服工作那么长时间,胸闷憋气头晕,忙碌一天误了班车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宾馆时我没哭,半小时的路程期间有两位武汉好心私家车司机停车要送身穿手术裤护士鞋的我一程,感动的泪在眼里打晃,可我摇头谢绝了,因为到宾馆我要先洗澡消毒,我不想给好心人添麻烦。
来到武汉,我不敢跟孩子视频,努力工作不去想他们。老公也一直说家里一切都好。直到公公心梗出院,我才知道我来武汉不久公公就住院了,独生子的老公一人挺起医院家里老人孩子……我毫无牵挂的来武汉,是老公给了我坚强的后盾,时间还长,余生我愿多担当。
紧急救治的情景
前些天,我们的房卡又续了55天,我已能适应现在的工作强度,而且正能量满满。也请关心我的亲们放心,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取得最后的胜利!中国加油,武汉必胜!
作者:马冬雪 整理: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