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姓张,有些胖,笑起来,像弥勒。


受爷爷和父亲的影响,张鹏从小就对锔缮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上学期间他学过钳工,后来又学绘画、木雕、玉雕等,但尤爱锔缮,至今陶醉其中已近30年。在张鹏手中,破损的瓷器、玉器、木器、紫砂器通过找茬、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补漏等工序,不仅可以被修复的完好如初,还能增添一丝“金属美感”。


昨天,在他位于市区北滏阳的家里记者找到了他,聊起了这个古老的行当。


时  光


所谓锔缮,即“锔瓷”和“金缮”,是两种古老的修补手艺。锔瓷,在我国考证下来唐以后就有,《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瓷匠的身影。金缮则是后来从日本传到中国的一种修补工艺。


老祖宗讲究“惜物保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乏挑着担子的走街串巷锔匠。到了张鹏这一代,由于现代化制瓷业的快速发展,盆、碗、缸等瓷器坏了就扔,再买新的,一般不会去锔补修复,但具有保存增值价值的文物,或者主人“情有独钟”的茶具、笔筒、摆件等器物的修补技艺则流传了下来。


“以前锔盆锔碗的手艺,叫做粗活,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盆碗碎了直接扔掉,粗活渐渐被细活替代。何为细活,就是修补一些价格昂贵或有纪念意义的古玩瓷器、茶杯茶壶等。”张鹏继承、发扬了这门手艺,并添加了符合现代审美的新元素,使锔瓷技艺变得更为灵活和美妙。


手 艺


锔瓷讲究精细,所以张鹏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沉浸在一方工作台上修复打磨。



一件有裂痕或者打碎的器物送到张鹏那里,他并不急于动手,而是会仔细观察、揣摩,了解了物件全貌之后才开始锔瓷的第一步——找茬,清理碎口边缘,像拼图一样将碎片拼凑完整。拼好后用绳子捆扎固定,使其绷紧便于上钉。这一步也叫“捧瓷”。捧瓷的松紧度完全取决于锔的个人经验,单单这一步大鹏就练了很长时间。



捧瓷之后就开始设计钉眼,设计要根据瓷器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的位置和位点,大小相宜,长短相宜。


设计好钉眼后便要做锔钉。以铜皮或银皮做钉,敲打变硬,然后根据钉眼的大小把材料剪成菱形,再用锤子和锉刀调整。





第四步就是钻眼,钻眼是对锔瓷人的一大考验,每件瓷器的厚度、硬度都不相同,打眼的分寸,全靠经验的积累,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厚度的2/3处最好,钻眼的深度力度也完全听声音凭手指的感觉,一不小心打穿,瓷器就废了。“几年前,我修过一个老鸡缸杯,杯壁也就1毫米厚,钻眼真是如履薄冰……”



最后一步就是上锔钉。善锔功在锔钉。锔钉的韧性和制作锔钉的水平,决定着锔补器物的使用寿命。打好孔后,用镊子、钳子和锤子等工具把锔钉的钉脚穿入孔中,将断面铆紧。钉脚的弧度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小,否则不能有足够的力度铆紧断面。



若瓷器有小小的缺失,就需要用上包口、镶嵌和锡补。包口需要反复捶打退火,考验人的细致和耐性;镶嵌是用錾刀在铜片或银片上錾刻图案,雕刻出立体感,然后剪下补在缺失的地方;锡补则更需要时间和功力,从制龙骨架开始一点一点补缺,再一点一点打磨。



这镶嵌需要极巧致的心思,根据瓷器的不同寓意雕刻不同的图案。拜访大鹏的时候,他正在做一片荷叶,画图、敲打、修整、成型,这一轮步骤制作下来,单工具大鹏就来回换了好几波。



与锔瓷不同,起源于日本的金缮讲究的则是残缺之美。金缮也叫漆缮,是用生漆粘合修补器物的碎片或填补缺口,再在漆的表面施以金粉或金箔。锔瓷和金缮,这两种修补器物的方式并不冲突,各有各的优点,锔瓷重在实用,金缮则重在观赏性强,外观华丽。


金缮必须要用专门调配的生漆,而手艺精湛的大鹏恰恰对这种物质十分敏感,所以这些年大鹏的金缮做得很少,也算小小的遗憾。


留住



锔意贵在成全。


大鹏在修复每件器物时,都遵循着 “尊重器物、简约素洁、修旧如旧”的原则,即根据每件器物的缺损程度、颜色以及器物本身的气质去做修缮。保持器物原有的外形形态,保持原有的素洁和清爽,用最简单的工艺使它恢复到最大可能的原有强度。这是修复器物的根本目的。不久前,张鹏成立了自己的“修合居”锯缮工作室,不仅本地的朋友把物件拿来给他修补,就连云南、四川、上海等地的朋友也慕名找他来修补瓷器。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张鹏会在锔钉、镶嵌等恰到好处的位置錾刻上代表自己的图案“大鹏鸟”或者名字,他说这不仅代表着技艺的传承,更代表着一种“责任感,我必须对交到我手里的每一件东西负责。”而且,现在好多之前没有錾刻图案的朋友又请他来重新錾刻,“这也是对锯缮这门手艺的认可。”



“再小的手艺,也有存在的价值。锔瓷作为中国传统技艺之一,亟待保护,传于后世。我身为锔瓷手艺人,有责任也有义务让锔瓷传承下去。”张鹏表示,目前他正在着手锯缮技艺的申遗工作,日后希望通过广收徒传授技艺等方式将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传统技艺。



不足1平方米的小小工作台,指尖之上的小小工艺,却是锔匠甘愿醉心一生的大世界。锔缮工艺繁复而小众,外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其中有何执着的意义,但在锔缮匠人的世界里,爱其所爱,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