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冀州区官道李镇创新推行了“党建+社会救助”工作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结对帮扶、志愿服务、政策宣讲“四轮驱动”,切实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党建引领,筑牢救助工作核心引擎。该镇将党建工作贯穿社会救助全过程,扎实推进救助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镇党委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社会救助政策,将政策宣传融入党建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对救助工作的认识与重视程度,为“党建+社会救助”工作筑牢思想根基。



结对帮扶,精准对接群众急难愁盼。针对困难群众需求多样化、帮扶力量分散化等难题,该镇搭建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平台,建立“一对一”精准对接、“多对一”合力攻坚的帮扶机制,确保每一户困难家庭都有党员“贴心人”。结对党员严格落实每月至少2次走访制度,通过拉家常、聊近况的方式,细致了解帮扶对象家庭生活、收入来源、健康状况及实际需求,精准掌握急难愁盼问题,因户施策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



志愿服务,汇聚多元救助合力。该镇以党组织为核心,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联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救助。志愿者定期探望低保户、特困户和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关心起居冷暖;在雨季来临前,开展房屋安全专项排查,及时消除低保户、残疾人家庭居住安全隐患;同时提供爱心洗衣等便民服务,从细微之处传递党的温暖,让帮扶更有温度。


政策宣讲,确保救助红利直达快享。为让困难群众吃透政策、用好政策,该镇组织机关志愿者深入各村,面向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开展政策宣讲。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读救助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及救助标准,清晰告知群众可享受的救助待遇与申请路径,有效提高政策知晓率,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应享尽享、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