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河北省质量强省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质量月”活动号召,河北省检察院发布5件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其中,衡水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治理预制菜食品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
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扎实推进最高检“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持续巩固“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之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成果,共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03件,发出检察建议1158件,提起诉讼103件,以高质效履职切实守护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食用农产品、社区团购、预制菜、健康证等领域。检察机关充分运用检察建议履职手段、一体化办案机制、公开听证办案方法破解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难题,体现了检察公益诉讼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上的担当作为。
衡水市人民检察院经调查发现,部分预制菜经营商家在生产、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存在添加剂超标、冷链运输不规范、贮存温度不达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危害食品安全,损害了消费者健康权和知情权。
针对上述问题,衡水市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在全市开展预制菜等冷藏冷冻食品安全提升专项活动,累计排查配送经营主体3369家,责令改正107家。同时开展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行动,抽检添加剂及相关食品633批次,发现问题3批次,切实保障预制菜食品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