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衡水市检察院检察实务专家与衡水学院思政课教师同堂授课活动第二讲开课。课程通过检察实务与思政理论的深度融合,为百余名大学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法治教育课。


课堂上,检察官田莉围绕大学生群体高发的法律风险,结合真实案例展开深入讲解。针对“帮信罪”,她以“出租银行卡获利反成犯罪帮凶”的案例,揭示了看似轻松的“兼职”背后可能隐藏的刑事责任。在剖析“校园贷”陷阱时,她通过“高利贷逼债导致学生退学”的典型事件,警示同学们理性消费、远离非法借贷。针对网络言行,她以“网络造谣被行政处罚”的案例,强调虚拟空间并非法外之地,自由需以法律为边界。此外,田莉还详细介绍了检察院的职能定位,通过“侦查监督”“审判监督”等具体案例,让同学们直观理解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重要作用。


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陈聪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为脉络,从科学理论、人民立场、实践品格三个维度阐释信仰力量,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等议题,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


授课过程中,检察官通过设置“你身边是否存在类似法律隐患?”“遇到侵权行为该如何维权?”等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现场气氛热烈。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真实案例和互动问答,深刻认识到法律红线不可触碰,也学会了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同步开展的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思政课,与法治课内容形成有机互补,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法治观念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