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连日来,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更有效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凝聚起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磅礴力量,强基础补短板,攻难题提质效,奋力谱写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全会提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全会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我们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何洪超表示,当下及未来一段时期,将把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使命,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构筑农业强市目标,深入汲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生产效能与农产品效益,快马加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多措并举增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成效,让政策红利充分惠及农民。

市农科院院长鲁关立表示,将锚定粮食安全核心目标,聚焦种业创新、绿色生产技术、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盐碱地综合利用四大领域,主攻生物育种、绿色栽培、综合防控等研究,加大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落地,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筑牢根基。通过联动管理部门、技术院校、种业企业、种植大户,构建“科研—示范—推广”闭环协同机制,深化产学研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助力科技发展与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技术培训、专家驻点等长效帮扶机制,开展多元化服务,提升农户及新型经营主体科技应用能力,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与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武邑县副县长白红波表示,将聚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适度发展规模化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科技赋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坚持绿色发展导向,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培育特色农业品牌,以质量兴农引领产业升级。同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深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融合,开辟农民增收多元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在武邑县深入实施提供坚实支撑。

“聚焦全会关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的部署要求,立足县域实际,以设施农业为抓手,全面推进果蔬产业提质增效。”枣强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齐昌表示,将扎实推进果蔬基地和高品质果蔬示范区建设,持续新建与改造提升果蔬设施,加快建设肖张镇贝贝瓜、唐林镇果蔬和王常乡大黄姜种植项目;同步推进智能化物联网设备应用,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节本增效技术,健全“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标准化设施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棚”,让沉睡资源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枣强“三农”新篇章。

河北阜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三强表示,将聚焦科技农业与绿色农业发展,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核心,多方着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完善自有流转土地的灌溉、排水设施,争取高标准农田的覆盖比例,筑牢生产根基;向智慧农业发展,提升无人播种机、无人收割机与无人机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种植效率;推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集成绿色防控模式,保障粮食品质;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拓展产销渠道;带动周边更多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共享政策红利与产业收益。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服务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冀州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樊敬良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推动果蔬产业全链条升级,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高产高效示范田,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桃城区赵家圈镇党委书记孙威表示,将落细落实全会精神,立足镇域实际,做强辣椒、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同时,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提升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帮办代办、文化惠民等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全会提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武强县街关镇党委书记赵光耀表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聚力绘就“颜值”“内涵”兼具的乡村新图景。持续深化“党建+人居环境整治”融合模式,建立“三级包抓”责任制,集中整治坑塘、残垣断壁等重点区域,健全垃圾收运与长效管护机制。同时,通过村规民约、墙体彩绘等倡导文明新风,推动群众从“要我整治”转为“我要整治”。

景县三里厢村党支部书记张越表示,将继续锚定“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持续优化乡村环境,加强巷道硬化、村庄亮化,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明确划分责任片区和责任人,充分激发村民参与村庄环境治理的主动性;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推进红白事简办新办,全面提升乡村文明水平,着力描绘环境整洁、邻里和谐、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