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的清晨,饶阳县五公镇西沿湾村的田埂上还凝着薄露,4亩甘蔗地里虽已不见成片挺立的蔗林,却围着不少忙碌的身影。


沧州泊头市采购商于晨蹲在成捆的甘蔗旁,伸手拿起一根掂量着,嗓门亮堂:“张哥,这200根我可得赶紧装车上,昨天市场上老客户追着买,都说你家甘蔗咬着脆、汁水甜,吃着就带着一股鲜劲儿!”



不远处,种植户张玉胜正忙着清点数量,听着于晨的话,黝黑的脸上绽开笑容:“你放心,每根都给你挑得粗壮饱满的,保证让你的客户满意。”


这片让于晨三天两头跑一趟的北方蔗田,能有如今的“甜蜜光景”,还要从张玉胜两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说起。那时他刷短视频,看到辽宁省有人种植甘蔗,心里顿时有了疑问:“北方也能种甘蔗?”带着这份好奇,他当即动身去辽宁省考察,回来就“揣着”种苗下了地。“我选了黄金甘蔗和北蔗1号,黄金甘蔗脆嫩爽口,北蔗1号抗寒、含糖量还高,特别适合咱北方气候,种起来心里有底。”


确定品种后,张玉胜跟着节气下功夫。每年3月底,他就忙着栽苗,经过200多天的悉心照料,到11月采收时,每亩地能长出4000根左右甘蔗。


“我这地全用的有机肥,你看地里还留着残渣呢,就是为了保证甘蔗的口感,客户吃着放心。”张玉胜指着田垄间的痕迹说,“每亩收入4万元左右,种甘蔗让我多了条增收路。”


好品种加精心管护,让这片蔗田不只是“增收田”,还成了采收季里的“欢乐场”。刚刚过去的采摘期,游客们慕名而来,穿梭在蔗林间,手里握着砍刀,小心翼翼地砍下心仪的甘蔗,咬一口脆嫩多汁。孩子们在田埂上跑来跑去,凑到蔗株旁好奇地摸着眼生的叶片。


张玉胜还特意置了台榨汁机,新鲜甘蔗现榨现喝,澄澈的蔗汁装在透明杯子里,引得游客们纷纷驻足品尝。


甘蔗种得好,收益看得见,周边村民看在眼里,也渐渐动了心。常有周边村民跑到地里向张玉胜取经,每次他都毫无保留,从选苗技巧到田间管理注意事项,一五一十地讲解。不少村民听后更坚定了想法,都说明年要跟着试种几亩,也尝尝“甜蜜事业”的甜头。


看着乡邻们的种植热情,张玉胜没停下探索的脚步。他知道要把“甜蜜事业”真正做大,首先得解决种苗这个关键问题。



去年采收完甘蔗,他按常规方法育苗,由于缺乏经验,最终没能成功。后来他翻遍了种蔗的相关资料,总算摸清了其中的门道:“蔗种怕冻也怕潮,直接存到春天容易坏,不如冬天先在温室里养着!”


今年,张玉胜早早就把甘蔗栽种到温室里,白天把温度控制在30℃以上,傍晚在温室上盖一层厚厚的保温棉。“待到明年,温室里的蔗种长成后,再砍下来育苗,出苗率预计能达到95%以上,肯定比上次强!”他信心满满地说。


“现在我的甘蔗苗都不够卖的,得提前预订。”看着自家培育的种苗成了“香饽饽”,想到能帮着乡邻们一起把“甜蜜事业”做起来,张玉胜心里比咬一口刚砍的甘蔗还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大家一起增收,这才是真的好!”


王亚楠 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