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衡水湖已进入封湖禁渔生态保护关键周期。为保障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滨湖新区综合管理局提前谋划、精准发力,通过系列扎实举措推动封湖禁渔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衡水湖生态保护注入强劲动力。


精密部署,筑牢工作“压舱石”。区综合管理局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原则,在禁渔期启动前组织召开封湖禁渔工作部署会,全面分析当前衡水湖生态保护形势,梳理潜在问题并制定应对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分工,为禁渔工作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广泛宣传,织密认知“防护网”。区综合管理局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沿湖村庄,在村庄出入口、活动中心、公示栏等重点区域张贴《封湖禁渔通告》300余份,并向群众耐心解答禁渔期限和管理规定。同时,积极通过官方网站、滨湖融媒、报纸电视等线上渠道推送封湖禁渔宣传信息,让禁渔政策深入人心,切实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



强化管控,守住生态“安全线”。 进入禁渔期后,区综合管理局迅速启动全方位监管模式,严格落实船只管控要求,对湖区渔船离湖上岸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湖区民用船只“零遗留”;对湖区遗留网具进行全面清理,杜绝非法捕捞隐患。同时,加大违规入湖、非法捕捞及非法收售渔获物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力保障鱼类资源安全与湖区生态环境稳定。


区综合管理局将持续强化执法监管,健全常态化水域巡查机制,严厉打击违反禁渔规定的各类行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推动衡水湖渔业生态资源实现稳定循环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