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记者从衡水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主城区9个百姓健身房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我市首次开展的室内全民健身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这些健身房分布在人口密集区域,覆盖成熟社区、公共体育场馆等多种场景,形成了“15分钟健身圈”的关键支点。


衡水市体育局新闻发言人、四级调研员李妙介绍,百姓健身房作为衡水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解决群众健身“最后一公里”问题。每个健身房室内面积均达150平方米以上,配备跑步机、动感单车等10余件专业器材,能够满足市民减脂、增肌等基本健身需求。


衡水市在百姓健身房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惠民”初心。运营方面实行免费为主、低收费补充的开放政策,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天数不少于330天,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在公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学校寒暑假期间,每天开放时间延长至不少于8小时。每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当天,所有健身房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


为确保服务质量,市体育局建立了“督查—整改—回头看”的闭环管理机制。截至目前,9个健身房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真正实现了“年初定目标、年底见实效”的承诺。


选址是百姓健身房能否便民的关键。衡水市体育局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专项调研,组织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主城区主要街道和重点社区,深入了解人口密度、现有健身设施数量、交通便利性等关键信息。最终确定了 “三个优先”的选址原则:人口密度大的社区优先;室内健身设施功能不完善的公共体育场馆优先;交通便利、停车方便或靠近公交站点的位置优先。例如,奥体中心百姓健身房依托现有体育场馆资源,与室外运动场地形成联动;丽景福苑、恒丰理想城等社区内的健身房,直接服务周边上千户居民,居民出小区步行5分钟内即可到达,有效解决了“健身路途远、器材不便利”的难题。


为避免功能单一,衡水市鼓励各健身房探索 “健身+”融合服务模式,打造别具特色的健身空间。恒丰理想城百姓健身房创新“健身+阅读”模式,专门开辟儿童阅读区,配备绘本、课外书等读物,安排专人值守,解决家长健身时“带娃难”的问题;奥体中心百姓健身房打造“健身+康复”服务,依托现有的“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资源,配备专业康复教练,为居民开具免费运动处方、体测评估和个性化健身计划定制服务。这些创新服务让百姓健身房不再是单纯的“器材场所”,而是集“健身、社交、服务”于一体的多元空间,成为社区邻里交流的新平台。


为进一步扩大建设成果的宣传覆盖面与影响力,衡水市通过开展“全方位宣传行动”,让更多群众了解并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线上依托衡水体育局和各社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各健身房的开放时间、特色服务、健身小知识等信息,邀请健身达人、社区居民拍摄健身短视频,用真实体验吸引更多人关注。线下在社区公告栏、电梯间张贴宣传海报,开展“免费体验+教练指导”活动,邀请居民现场体验健身器材,手把手地教大家使用器材。


李妙表示,今后将从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健全长效运营机制、强化动态监督评估三个方面推进工作,实现百姓健身房“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持续提升,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健身中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