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蓝箭鸿擎(雄安)空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雄安鸿擎科技”)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正式落成,首颗“雄安造”卫星——“雄安一号”(鸿鹄技术验证星)成功下线,标志着雄安新区空天信息产业从布局迈向实质性产出阶段。
从技术突破到服务效能,从产业聚合到生态构建,“雄安一号”以三组关键数据,解码着新区奋力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与创业热土的实践路径。

3项核心突破,彰显“雄安智造”硬核底气。“雄安一号”的成功下线,源于三大关键技术的集中突破——白泽”高性能星载计算机破解算力瓶颈,“赤羽”大尺寸柔性太阳翼突破能源约束,“金乌”新一代霍尔电推进系统提升动力效率。这些技术直击通信卫星发展的共性“卡脖子”难题,推动卫星向“高通量、长寿命、智能化”迈进。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创新,从跟随发展到并跑领跑,“雄安一号”展现的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硬核成果,更是雄安瞄准前沿、攻坚“卡脖子”难题的决心与能力,为我国卫星星座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年成长奇迹,见证“雄安服务”速度温度。“雄安一号”的诞生,离不开“雄安服务”的保驾护航。雄安鸿擎科技2025年初完成注册,10月便实现卫星下线,创造了“当年注册、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下线”的行业奇迹。这背后,是新区提供的全周期服务保障——从企业注册、人才引进、信贷支持全程帮办,到量身定制高标准专业厂房,政策红利的精准滴灌让企业得以心无旁骛搞创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是雄安以体制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使“雄安服务”品牌成为吸引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

“0到1”重大跨越,绘就“雄安生态”美好蓝图。“雄安一号”的诞生,标志着新区空天信息产业智能制造能力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跨越。卫星智能制造中试基地的落成,更是填补了新区在卫星中试验证与批量生产方面的空白。同时,作为新区三大主导未来产业之一,雄安空天信息产业以中国星网为龙头,成立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目前已集聚60余家相关企业,成为新区首个较为完备的创新主链条。可以看到,“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聚合”的闭环生态正在这里加速形成。
星耀雄安,潮涌创新。随着更多“雄安造”卫星翱翔苍穹,这座未来之城必将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谱写更加璀璨的创新篇章。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原标题:冀时评丨数据解码“雄安一号” 实绩筑就创新高地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