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项目规划建设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河北能源向绿而新
——大数据里“读”河北(一)
燕山深处,滦河上游,丰宁满族自治县四岔口乡永利村,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正在“满格运行”。
地下厂房里,12台机组一字排开。设备部工程师雷华宇紧盯屏幕上的运行参数,实时监测机组运行情况。
“截至10月19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已安全运行1479天,累计发电量达132.36亿千瓦时。”雷华宇介绍,在“满格运行”中,电站每年可消纳绿电87.16亿千瓦时,供应绿电66亿千瓦时,可满足26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
绿电调节器,蓄能山水间。从2013年5月开工建设,到2024年12月12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创造了装机容量、储能能力、地下厂房规模、地下洞室群规模四项世界第一。
“十四五”以来,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示范带动下,河北一批抽水蓄能项目按下“快进键”。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全省已投产、在建、新核准和已纳规待核准项目共25个2997万千瓦,规划建设总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总投资超2000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共3个487万千瓦。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发展抽水蓄能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河北日报资料片
雷华宇介绍,随着更多的风电、光伏发电纳入电网,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日益凸显,调节电源的需求大幅增加。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负荷平衡中充当调节器、稳定器和平衡器的作用愈发重要。
用电低谷时,抽水蓄能电站用富余电能将水从下水库抽至上水库储存;用电高峰时,将水从上水库放至下水库发电。一抽一放之间,电站把低谷过剩电能转为高峰优质电能,减少弃风弃光,帮助电网实现供需平衡。
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在世界舞台的首次亮相让人惊艳: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首次接入张北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助力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全部场馆100%绿电供应,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当前,我省正全力推进10个共1260万千瓦抽水蓄能在建项目。其中,国网新源河北易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有序推进,力争年底前实现并网投运。”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10月20日,易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上水库通过蓄水验收,下水库完成蓄水。地下厂房里,技术人员正在调试1号发电机组,有序安装2号至4号发电机组。
项目工程部主任张振伟介绍,作为京津冀电网重要的调峰电源,该电站设计年发电量18.07亿千瓦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3万吨。
抽水蓄能发展步入快车道,背后是河北持续推进新型能源强省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数据里感知更多河北“十四五”向绿而新的发展进程。
可再生能源发电正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4010.1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72.3%,远超“十四五”规划60%的任务目标,较2020年底提高24.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全省主体电源之一。
海上风电光伏发展实现破题开篇。2023年底,国家能源局批复我省海上风电规划。当前,全省首个海上光伏项目——秦皇岛180万千瓦海上光伏示范试点项目已进入大规模施工阶段。
陆上风电光伏实现“质”“量”双提升。截至2025年9月底,全省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达到12478.0万千瓦;风电、光伏占总电力装机比重达到64.4%,占比全国领先。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