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人们依靠北斗辨识方向、标定时刻。如今,从“天上”到“身边”,北斗正在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国之重器,利国惠民。河北积极推动北斗系统规模应用,围绕“北斗+智慧城市”“北斗+低空经济”“北斗+交通运输”等20个重要领域持续发力,打造了100个北斗创新应用场景,让远在天边的北斗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


场景创新,贡献河北智慧。放眼燕赵大地,城市治理方面,雄安新区通过“北斗+5G室分”技术,定位精度达到2米,有效破解了地下精准导航的难题;交通出行方面,河北空天控股自主研发的北斗车载系统,不仅实现了全场景精准定位,还创新了防碰撞预警功能,现已在全省11个地市逐步推广应用;智慧农业方面,全省加装北斗定位系统农机近12万台,相比于传统农机,提升了20%至30%的作业效率……从产业链到生活圈,随着北斗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加速拓展,让越来越多的人们体验到了“北斗就在身边”的便捷服务,也为河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重点突破,打造河北样板。2024年11月,雄安新区、沧州、石家庄三个城市入选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雄安新区紧紧围绕“北斗+地下空间、数字淀乡、无人物流”等应用场景,加速推动城市治理与民生服务智能化升级;石家庄依托产业发展优势,重点聚焦北斗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终端制造等领域,着力打造“研发—制造—应用—服务”完整产业链;沧州市凭借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的成立,积极推进北斗数据资源标准化归集,加快建设北斗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三地结合各地实际和资源凛赋,发展各有侧重,加速打造全国北斗规模应用的创新高地。


抢抓机遇,提供河北方案。随着北斗跨界融合不断深化,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持续涌现,成为数字经济的有力支撑。为进一步加快创新布局,我省专门制定出台《加快推动北斗规模应用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并发布首个地方标准《北斗位置基准服务平台数据接口规范》,大力发展北斗产品研发、制造、检测、运营服务等相关产业。目前,已建成272座北斗高精度基准站网,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气象预报等领域。可以说,随着河北“北斗+”产业生态的持续完善,为全国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仰望星空、北斗璀璨,守正创新、行稳致远。100个北斗创新应用场景的背后,是对时与势的把握,更是信心与决心的彰显。期待越来越多的北斗创新应用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河北广播电视台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打造100个创新应用场景 北斗河北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