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耐磨的塑料包书皮、香气扑鼻的橡皮、白得发亮的纸张、造型多样的笔……这些“高颜值”文具在市场上随处可见,对孩子极具吸引力。然而,在其光鲜外表下可能隐藏着不少健康隐患。近日,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呼吁家长和学生选择安全、实用、环保的学生用品。
文具并非越好看就越好。据消委会介绍,日常最常用的橡皮和作业本曾多次被检出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检出率高达92.5%。此外,部分文具中还检出溶剂残留、苯类溶剂残留等有害物质。增塑剂虽可增强产品柔韧性,但其成分中的邻苯二甲酸酯被归类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抗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长期接触可能损害儿童肝脏和肾脏,甚至引发性早熟。而那些看起来特别白的作业本,很多是因为添加了荧光增白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霞提示,孩子在使用过程中,手部皮肤会经常接触纸张,有害物质很可能借此进入人体。
除了化学性危害外,文具的设计也越来越趋向“玩具化”。一些文具盒只需按动开关,就能弹出镜子、温度计等与学习无关的小物件,价格也随之翻倍。这些设计看似新颖,实则不仅无助于学习,还容易成为孩子课堂上分心的源头,甚至引发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
环保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以中性笔为例,很多学生追赶潮流,用完即丢,从不更换笔芯。而这些笔芯和笔管的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或改性聚苯乙烯,耐老化、抗腐蚀、难以自然降解,笔芯内的挥发性物质、油墨和浮脂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王霞建议,选购文具时,家长和孩子应当树立理性消费观,尽量选择设计简约、材料天然的产品,文具数量也不必过多,实用、够用即可。同时,也呼吁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上更注重实用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减少过度装饰和不必要的功能,回归文具最根本的价值——帮助学习。
编辑:刘燕
来源:生命时报原标题:买文具别只看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