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浅海开发到极地航行,海洋工程的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特种钢材的支撑。


敬业集团高品质造船板和海洋工程用钢近日入选河北省钢铁拳头产品,系列报道《钢铁进化论》,就从一块能在-60℃极寒中保持韧性的钢材说起。


本台记者 刘兆敏:


这是一艘价值数亿元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它不光能够连接东西经贸往来的"海上新丝路",更是承载海上风电叶片、海洋工程设备等大国重器的"海上移动平台"。



敬业集团研究院海洋工程用钢研发工程师 韩宗恩:


在海洋上行驶的所有的船只,从下边的表面到上面的甲板,甚至到上面我们放置的集装箱,都是用看到的这种钢板一块块拼接而成。这种特殊的钢板,我们称之为海洋工程用钢。令我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是什么呢?2024年,我们集团(船板钢)的产量和销量是在世界名列前茅的,但是它想要在海洋中服役,可没有那么简单。


大海中的氯离子,是普通钢材的"隐形杀手",能轻松将其从内部瓦解,俗称"锈穿了"。与此同时,海上风浪、洋流、海底地震等海况条件,也随时会对钢材的服役环境造成威胁。因此,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特性,海工钢缺一不可。



敬业集团研究院海洋工程用钢研发工程师 韩宗恩: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天然的、耐腐蚀性的元素,比如说铜、铬和镍,通过精确的生产工艺,我们让耐蚀性的元素均匀地融入到钢材的"骨骼"和"血脉"当中,最终让其形成一层极致致密且稳定的锈层。(记者:所以这层锈它反而像一层这个护甲一样?)对,它能阻止氯离子继续向内攻击。


有了这层坚韧护甲还不够,在深海远洋中,一块块钢板是焊接在一起的,焊缝就成了它最薄弱、最危险的"伤口"。一个巨浪袭来,裂痕可能就从这里开始。



敬业集团研究院海洋工程用钢研发工程师 韩宗恩:


我们还为它量身定制了一套焊接说明书,结合预热、控温和缓冷三步,让焊缝的性能无限地和母材的本身性能相同,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无论是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海上风电,还是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想要从"海边踩水"到"深海游泳",就需要更强壮的"体格",简单来说,就是钢材要宽、要厚。



敬业集团研究院海洋工程用钢研发工程师 韩宗恩:


更宽更厚就代表着我们的船板在深海的水域中,可以扛住更强大的水压,可以面对更极端的恶劣环境考验,同时这也是船板钢的未来发展方向。


就像让"张飞绣花"一样,这样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生产难度。



敬业集团研究院海洋工程用钢研发工程师 韩宗恩:


举个例子来说,就相当于我们在一块12米5的钢板上,最厚处和最薄处小于0.25毫米,这就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粗度。从材料成分,轧钢工艺到组织结构,(我们要)打通从铁矿石一直到成品之间的产品链,在毫米之间大做文章。


如何在毫米间大做文章?工程师们的回答是:内外兼修,借势远航。


向内,通过自主研发热风炉智能烧炉系统等工艺,让产品质量更"稳定";


向外,则借助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开展东北大学超快冷系统等产学研合作等契机,让产线更"聪明"、生产更"智能"。



敬业集团研究院海洋工程用钢研发工程师 韩宗恩:


就在今年5月份,我们集团完成了特厚超宽的EH40高强度船板钢的交付,它的规格就相当于我们常规生产的船板8块无缝地拼接在一起,平均屈服强度在440MPa,直观地理解就相当于我们一根拇指粗细的棒子,可以撑起来一辆重型的、大型的卡车。


从毫米级的精度控制,到千米级的深海探测,一块钢材的进化史,也正是河北钢铁产业向高端化转型的生动注脚。



敬业集团研究院副院长 窦为学:


面对钢铁企业的激烈竞争,我们敬业集团采用品种的高端化来破除内卷。我们"卷"也要"卷"到高端品种上。我们去年宽厚板的品种钢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3%,那么今年和明年我们将继续提高我们品种钢的比例,提高我们产品的竞争力,把它作为河北省钢铁企业的拳头产品之一,走向更大、更深的市场。


2008年,敬业钢铁船板钢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2009-2017年,陆续通过DNV GL、LR、ABS等十家船级社认证


2021年,建立河北省钢铁涂镀防腐技术创新中心


2024年,船板钢、海工钢产销量占全国产销量11.5%,居领先地位


2025年,首次完成交付特厚超宽EH40高强船板,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编辑:姜长淼

来源:冀时客户端
原标题:钢铁进化论丨④ 在-60℃极寒中挺进深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