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 增动能——高质量发展一线报道】
“山桥智造”14万吨钢构为贯通南北主动脉提供重要支撑
两项“世界第一”擎起长江新地标
9月9日,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这座集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一级公路“三位一体”的跨江超级工程,以两项“世界第一”、四项“世界首创”刷新全球桥梁建设纪录。其中,中铁山桥集团承建了大桥跨江段主桥工程最大标段(CT-A6标段),以14万吨高精度钢结构和多项行业首创技术,为这座世界级工程筑牢“钢铁骨架”,用“山桥智造”有力支撑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
9月9日,中铁山桥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图片由中铁山桥提供)
常泰长江大桥全长10.03公里,创下两项世界纪录:主航道桥以1208米主跨成为“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专用航道桥以388米主跨荣获“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拱桥”称号。这两项“世界第一”的背后,是中铁山桥攻克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
“整个标段用钢量约14万吨,从钢板切割到节段拼装,每一步都严守毫米级精度。”中铁山桥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完成了主航道桥常州侧44个整体钢桁梁节段、录安洲专用航道桥及非通航孔桥钢桁梁等核心部件的制造任务。面对主航道桥上下层采用的U肋正交异性桥面板精度要求极高、荷载标准严苛的挑战,项目团队通过三维加工一体化技术与智能下料深度融合,将极边孔距偏差控制在毫米以内,实现栓孔100%重合,达到了世界领先的“精工标准”。
针对大桥建设的技术难点,中铁山桥创新构建了“五线一系统”钢桥智造新模式,推动我国桥梁制造从“人工主导”向“智能驱动”跨越。“五线”包括板材智能下料切割、板单元智能组焊、钢桁梁杆件智能制造、智能总拼、智能涂装五条自动化生产线,“一系统”则为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在这一模式的支撑下,多项行业首创技术成功应用:国内首次引进主桁杆件隔板焊接机器人,实现隔板智能化焊接;研发高精度智能组装焊接系统,首次引入板单元破坏性试验,将U肋与面板角焊缝控制在80%厚度熔深,大幅提升桥梁耐久性;创新应用激光点云扫描技术,替代传统实物预拼装,节段偏差分析精度达毫米级。
常泰长江大桥的通车,将常州与泰州通行时间大幅缩短,打通了长三角南北向交通动脉,对完善区域路网、促进扬子江城市群协调发展,以及服务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意义重大。
“从港珠澳大桥到常泰长江大桥,中铁山桥始终以‘造桥强国’为己任。”中铁山桥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桥梁制造技术创新,让更多“山桥智造”成果亮相世界级工程,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架起“连接之桥”。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原标题:两项“世界第一”擎起长江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