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近日,记者从衡水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打赢秋粮丰收仗,我市全力抓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防灾减灾、农资监管等关键环节,紧盯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市500多万亩秋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秋粮要丰产,田管是重点。我市多举措抓实秋粮田管,根据秋粮作物生育进程和灾害发生特点,制定细化玉米、大豆等秋粮田间管理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在秋粮生产关键期和灾害重发期,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技术力量压到一线,组织专家、各级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根据秋粮长势和土壤墒情,分类指导、分区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市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发挥专家团队、农技骨干和“一村一名农技员”三支队伍力量,分区域分品种细化实化工作举措,科学调控肥水,落实水肥一体化措施,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人勤技强,方能“虫口夺粮”。为减少病虫害发生,我市加密布点、强化监测,充分调集各方力量开展病虫情普查,全面掌握重大病虫发生动态和发生区域,发布《加强玉米穗期病虫害监测防控》的病虫情报。我市还统筹利用秋粮“一喷多促”资金,通过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作用,围绕重大病虫害,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提高防治能力和防控效果。截至目前,全市“一喷多促”作业面积已超500万亩。


立足于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时与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沟通会商,研判气象灾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提供针对性的农事建议。


我市还加强农资监管,密切关注农资市场和生产企业运行动态,做好肥料、农药等重点农资生产供应,同时加大农药化肥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农资依法生产、规范经营、科学使用,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