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湖城冬意暖 实干笃行谱新篇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黄建
岁末冬启,衡水发展热潮涌动。过去一周,全市聚焦重点工作攻坚、民生保障提质、文化活力释放等关键领域加压奋进,各项事业蹄疾步稳、亮点频现,奏响了实干兴城的昂扬乐章。
思想领航,凝聚奋进磅礴力量。市委书记吴晓华深入阜城县调研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以精准施策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地见效。连日来,全会精神在衡水大地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能。通过《衡水日报》开设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栏目,我们看到:市商务局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扩大消费规模;市财政局靶向发力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点领域,筑牢财政保障支撑;河北钛通滤清器有限公司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春风实业集团攻坚“卡脖子”技术难题;枣强县大营镇推动皮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武强县周窝镇让“中国制造”乐器唱响世界舞台,各行各业在对标先进中勇毅前行。
产业筑基,夯实发展坚实支撑。桃城高新区以“主动服务”护航企业“安心发展”,1月至9月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超25亿元,10个项目落地开工。衡水桃城机场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关联产业产值近6亿元,成为京津冀低空经济发展的标杆。果蔬产业实现新突破,高品质果蔬产业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在外的衡水人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促成多项合作。“十四五”以来,我市“数改智转”推动产业转型跑出加速度,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稳中有进,实现生产总值1423.0亿元,高质量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环境提质,厚植营商生态沃土。滨湖新区“信用代证一件事”改革,实现从“企业跑部门”到“数据跑网络”的转变,办事效率提升80%以上。深州市将信用建设融入乡村治理、政务服务、企业运营等多领域,让守信主体收获实实在在的便利。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党员“双报到”机制,聚焦民生“小切口”做好服务“大文章”。市人社局联合衡水日报视频号推出“工伤预防云课堂”系列直播,为劳动者和企业负责人送上实用讲座。我市以改革创新为笔,持续书写便民利企新篇章。
田间地头,勾勒乡村振兴图景。冬闲人不闲,田畴好风光。当前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期,各县市区田野上农机轰鸣,与农时赛跑的播种画卷全面铺展。紫光圆茄进入采摘旺季,大棚内农户们采摘、装车、搬运井然有序;阜城县古城镇西马村的甜玉米种出“甜日子”;深州市北梨园村贝贝南瓜通过直播“圈粉”畅销全国;深州市辰时镇深挖地道战遗址、传统农耕技艺等“土”资源,让乡村文旅焕发新生机。
民生暖心,绘就幸福生活画卷。《奋进的衡水 “十四五”答卷》栏目生动展示,“十四五”期间,我市织密民生保障网,城市基础设施“提品质”,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2025年20项省定民生工程已全部提前完成;今年我市完成营造林24.89万亩,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市区9.6公里供热老旧管网改造提前竣工,覆盖55万平方米供热面积,为今冬温暖护航;市体育休闲广场海绵改造完工,“会呼吸”的城市空间实现颜值与体验双提升。
荣誉加身,奏响发展昂扬序曲。衡水成功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城市治理水平获国家认可;河北梆子现代戏《运河渡口》斩获第39届田汉戏剧奖“剧目奖”,本土文化魅力尽显;2025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我市3款产品荣获银奖、3款产品获得入围奖,文旅融合成果丰硕;2025衡水·董仲舒儒家思想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海内外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湖城论道,为文化传承创新注入新活力。
初心如磐,致敬新闻奋斗征程。今年11月8日,第26个中国记者节如约而至。过去的一年,衡水新闻工作者怀揣初心、并肩前行,用脚步丈量湖城大地,用镜头捕捉发展瞬间,用笔墨记录时代变迁。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将坚守政治定力、精进业务能力、涵养担当魄力,把自身融入信息洪流奔涌的时代,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凝聚起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广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