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1952年,毛主席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70多年来,全社会锻炼健身蔚然成风、群众体育如火如荼。我们的报纸,忠实记录下衡水大地上体育设施日趋完善、体育产业活力迸发,人民群众丰富多元的体育文化需求得到切实满足的生动画卷。


激情“衡马”

虎虎生风

篮球小将

乒乓少年


  清晨的衡水活力满满。空气清新的健步道上、公园里,锻炼场景随处可见;崭新明亮的各类场馆中,赛事活动遍地开花。群众体育健身活动深度融入日常生活,让衡水大地洋溢着动感与朝气。


增强体质是初心


  1964年8月,衡水专区第一届中学生田径运动大会在深县举行;1965年1月,专区首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在衡水举行;同年5月4日,河北省第三届运动会篮球分区赛衡水赛区开幕……毛主席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号召后,体育锻炼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复置后的衡水专区举办过不少体育赛事,当年的《衡水群众报》对此多有报道。


1964年8月27日《衡水群众报》


  1971年6月24日《衡水报》1版报道了衡水地区举办首届青少年游泳比赛大会的消息。次年,衡水地区举办中学生五项运动会,参赛运动员达1500多人,“先后在阜城、景县、武强、冀县、衡水五县进行了篮球、乒乓球、足球、田径等5个项目的比赛”(1972年10月10日《衡水日报》1版)。1972年,衡水地区培训了350多名新的体育教师,“每所中学都有了专职体育教师,近半数的生产大队有了篮球运动场,群众性做广播体操活动遍及工厂、企业、机关、学校”(同年3月21日4版);全区各县、公社和70%以上的大队成立了业余体育运动队,全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同年10月27日3版)。1972年6月10日《衡水日报》2版报道,阜城县土山公社实现村村有篮球场,队队有乒乓球台,村村校校都设有跳远、跳高、单杠、拔河等器材和场地,参加体育活动的社员群众由过去的400多人发展到7000多人,占全社总人口的64%。


  广播操、工间操、军体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衡水各行各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地委机关鼓励干部职工坚持做工间操,发展太极拳、击剑、散步等运动(1972年12月18日2版);武邑县赵桥公社夹河大队人人练武,成立了40多人参加的骨干武术队(1973年6月11日2版);武强县周窝公社寨子大队小学组织开展游泳锻炼,学生生病率由原来的7%下降到2%(1975年6月10日3版)。


  1973年1月21日,衡水地区举行首届环城赛跑。这天早晨八点半,衡水地、县、镇直属单位的1700多名工人、学生、干部和驻地人民解放军战士云集在出发地点,“人人意气风发,个个斗志昂扬”,途经红旗路、胜利路时,沿途站满了人群,到处是“加油”的口号声和锣鼓声(1973年1月24日3版)。次年,衡水地区举行首届体育运动会,全区11个县和地直的男女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体育工作者共2000多人参加,比赛田径、排球、篮球、乒乓球4个项目。运动会后,又分别举行足球、羽毛球、游泳、举重、体操、武术、摔跤、射击等8个项目的选拔赛(1974年5月2日2版)。


  物资匮乏的年代,没有那么多的专业设备和场地,群众就地取材,自制了许多运动器材。景县大车庄公社七里庄学校师生土法上马制作体育器材,用晒粉条的绳当拔河绳,用几根草绳挂在两棵树之间就成了排球网,脱坯、拣砖头垒成土跳箱、土鞍马(1975年6月10日3版);衡水镇革命路小学业余排球队没有排球网架,他们用木棒代替,拣来破布做成排球,代替练习(1977年6月10日3版)……这是那个年代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的真实记录,也是一个时代的难忘记忆。


  1975年5月,我国公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条例》(同年5月6日4版),培养广大青少年、儿童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运动健身是风尚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娱乐健身渐成风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衡水曾有过“排球热”“旱冰热”“台球热”——


  1981年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夺冠,举国振奋。衡水地委组织部组织全体干部以“中国女排能在体育战线上为国争光,我们怎样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多作贡献”为题,进行了讨论(同年11月20日《衡水日报》1版);地区业余体校排球队自动增加运动量,女排队的一次越野跑长达12华里(同年11月20日1版)。1983年8月17日1版报道,在8月举办的河北省小学生小排球锦标赛上,“我区师范附校男女队分别夺得冠军”。


  1983年2月,衡水地区体委建立了旱冰场,并从上海市购进一批旱冰鞋;7月,衡水市何庄公社大庙大队投资4万元,在中华大街建成了一座1600平方米的中型旱冰场(同年7月14日1版)。滑旱冰,成为当年流行于衡水年轻人中的新时尚。


  台球,曾在衡水的夏夜掀起一股热浪。一位青年说:“台球既锻炼身体,又练脑子,乐趣多着呢。”1989年,市区领取台球经营许可证的有70多家(同年7月29日3版)。


  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带动全民健身热潮。衡水体育场开办形体健美操、呼啦圈健身操培训班,吸引40多人报名参加(1992年6月14日1版);深州市举办武术节,吸引北京、山西、沧州等地近百名武术好手前来献艺(1995年1月28日3版);1998年,衡水市举行第一届群众体育艺术节,景县的《风秧歌》被选送参加河北省第一届群众体育艺术节(同年8月29日1版);1999年,衡水市举办大型健身操、大秧歌、社交舞比赛,25支代表队500多人献艺,选手中年长者80岁高龄,最小的只有5周岁(同年9月12日8版)。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健身意识。


  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启动实施,衡水在体育场地设施上持续加大投入。阜城县在完善体育中心田径场、游泳池、灯光球场、篮(排)球训练房的同时,又新增田径场12个,38个乒乓球训练房,40个篮球场(1996年11月30日3版);故城县先后建成游泳池、旱冰场、门球场、塑胶篮球场、游船等体育健身场地,“体育一条街”长达2公里,每天到此锻炼和参加体育娱乐活动的达3000多人(1998年3月15日8版);2000年,市体育休闲广场、衡水体育馆先后建成投用(同年8月21日1版);2002年绿岛假日广场投用,“其五层的空中戏水乐园设有八泳道国际标准游泳池,戏水池、儿童池、按摩池等项目”(同年11月25日3版)。


  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各类体育场地2969个,占地面积159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个。这些场所,至今仍是衡水群众开展健身运动的重要场地。


体育经济新引擎


  “健身热”升温,拉动体育经济增长。随着市场逐渐扩大,产品和服务项目越来越多,健身器材成了与空调、电脑并列的“家庭新三大件”。1999年7月10日《衡水日报·周刊》3版报道,“大到健身机、跑步器,小到拉力器、健身球等早已走入家庭。百货大楼、红旗商厦、爱特购物中心等先后设立了健身器材专柜”。


1999年7月10日《衡水日报·周刊》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施行,每年8月8日成为“全民健身日”。2012年开始举办的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带动起“骑行热”“跑步热”“健步走热”等,成为促进衡水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首届“衡马”赛后的“十一”黄金周,衡水湖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同年10月8日《衡水日报》1版)。马拉松赛带动跑步鞋服消费潜力,很多“跑友”每年在跑步中花费上万元,从一双跑鞋到一套专业的跑步装,从简单的跑步到旅游业,跑步串起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2017年10月11日1版)。


2012年9月24日《衡水日报》


  近年来,衡水市持续做足“马拉松赛+”文章,通过丰富赛事供给,打造赛事消费新场景等措施,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今年的“衡马嘉年华”将焕新升级,融合多产资源、城市非遗展演、文旅推介、趣味活动与赞助商礼遇等城市特色,进一步打造规模更大、互动更强、氛围更浓的“体育+”城市盛会。


  为放大“衡马”效应,衡水市着力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品牌赛事、健身品牌,近年来先后举办了2018年航空运动嘉年华和全国动力伞精英赛、2019年全国跳伞冠军赛、“京安杯”中华民族大赛马·传统耐力赛全国首站赛、2019国际智力运动联盟世界大师锦标赛(衡水)、2023年中国轮滑(速度轮滑)公开赛(河北站)暨19届亚洲轮滑锦标赛国家队资格选拔赛等一系列重大赛事,激发体育市场活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3日《衡水日报》


  针对年轻人对流行、时尚和社交的需求,衡水市在年轻人聚集的商圈、广场、公园举办攀岩、街舞、激光跑等赛事活动,坚持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常年不间断”,全力培育打造一批集运动、娱乐、文化于一体的沉浸式体育场景。


  与之相呼应的,是体育运动热潮带来的体育设施、装备器材、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消费需求。近年来,衡水市的瑜伽馆、舞蹈班、游泳馆、健身会所等专业健身会馆发展迅速,群众有了专业的运动场所和指导教练。


  2023年,全市共建成18座滑冰馆,建成国内首条国际标准200米双曲轮滑赛道轮滑场,填补全省空白(同年2月11日《衡水日报·晨刊》B1版);修建了滏阳河体育公园、衡水湖健步道、自行车骑行道,打造了“15分钟健身圈”(同年5月3日《衡水日报》1版);2024年,建成体育惠民工程57处……设施不断升级、环境越来越好,成为群众对体育产业发展最真切的感受。


  让更多人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今年的“全民健身日”,衡水奥体中心的部分体育场馆、百姓健身房将免费开放。9月21日,2025衡水湖马拉松赛开跑,我们会再次见证一场全民健康运动大联欢。“马拉松流量”,也将为衡水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雪地排球

射击训练

劈波斩浪

力争上游


(本版配图均为资料图片)


领办人:韩雪

线索征集邮箱:hsbhbq202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