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季节里阔步前行


衡水日报社副总编辑 张起轩


秋意渐浓,湖城大地奏响耕耘与收获的交响曲。这交响,激荡在活力四射的城市,也萦绕在充满希望的田野,它由每一位奋斗者的汗水谱成,正推动着衡水在斑斓秋色里阔步前行。

暑气消散,衡水奋进发展的鼓点愈发铿锵激昂。9月23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同一天,市委书记吴晓华主持召开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上周,市长董晓航主持召开全市经济运行分析会,强调全力抓投资上项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并先后到饶阳县、阜城县调研。全市上下全力以赴,着眼“拼”字,推动各项工作再谱新篇。

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9月24日至26日,第三届河北省研学旅游大会暨第八届衡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冀州区举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研学机构、文旅企业等方面的代表45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研学旅游发展大计。9月26日,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推进会召开,以改革创新思维谋划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推动文化旅游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精彩衡马,跑出一路繁花。9月21日上午,备受关注和期待的2025衡水湖马拉松赛暨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第2站)激情开赛,2万名跑者在被誉为“华北最美赛道”的环湖线路上追求个人最佳。2012年办赛以来,衡水湖马拉松赛已从一项单纯的体育比赛,升华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借力赛事磁场效应,我市开辟赛前招商引资新路径,9月20日举行了衡水湖马拉松赛企业家座谈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企业家表示,积极寻找合作契合点,为衡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赛事“流量”正加速转化为经济“增量”。

田畴沃野,舒展丰收画卷。当前,衡水的田野间、果园中、大棚内随处可见沉甸甸的玉米、香味四溢的水果、鲜嫩的蔬菜。看!阜城县4万亩红高粱陆续成熟,层层“红浪”随风翻涌;饶阳县的韭菜花清香四溢,村民们指尖翻飞忙采摘;深州市近3万亩优种花生大丰收……为把“丰收在田”变“丰收到手”,我市备足“马力”,目前已检修各类农业机械5万余台(套)。秋收期间,我市还将开通14部24小时农机服务热线电话,成立114个应急作业服务队,全面提高应急作业能力。

民生答卷,绘就幸福底色。过去一周,衡水更多民生实事交出喜人成绩单——市医疗保障局“一站式”诊疗,“一码付”结算,为慢特病患者铺就高效服务“快车道”;市区新增620个公共电动自行车充电接口。我市还积极抓好便民“小切口”,做好惠民“大文章”,在桃城区、冀州区、衡水高新区建设涵盖早餐、快餐、便民经营点等在内的马路“微市场”29处,安置商贩866家,惠及市民30万人;在桃城区、衡水高新区铺设600台智能回收箱,居民手机扫一扫,便能轻松将废旧物品“变现”。桃城区将区级643项事项办事指南录入“数字政务门牌”小程序,打通群众与政务服务之间的信息通道;冀州区创新打造集健康管理、文化娱乐、智慧助老于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助老服务驿站,努力让老年人真正实现“养老在社区,享老在家门口”;安平县的“潮汐菜市场”,巧妙化解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与城市管理秩序的矛盾……一件件实事暖了民心,让衡水更有温度、更添吸引力。

此外,衡水“政务服务+关心下一代”国家级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各县市区全面规范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新能源成为全市电力供应的重要力量,教育领域探索出一条特色科学教育之路,“文化名家大讲堂”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常态长效直达基层……各个领域成果不断,信心十足,衡水未来发展一定更快更好。

时光流转,我们即将送走收获满满的九月,迎来更加充满希望的十月,大街小巷已弥漫着喜庆祥和的国庆、中秋“双节”氛围。在这金色季节里,让我们怀揣昂扬激情,向着新的征程,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