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为老人包饺子。 (资料照片)
阜城县举办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演讲比赛现场。 崔贤飞 摄
在霞口镇刘老人村感恩敬老联谊会上,子女为老人穿上新衣服。 (资料照片)
近年来,阜城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更具影响力的道德高地”目标,通过选树典型、筑牢阵地、深化创建等举措,让崇德向善的新风尚浸润城乡肌理,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阜城篇章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在宣传方式上,阜城县注重“接地气”与“广覆盖”。他们创作推出一批以党的创新理论为主题的歌曲、舞蹈、三句半等文艺作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演出,让理论宣讲“活”起来;针对青少年开展“信仰照亮青春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播撒理想信念的种子;依托“阜城发布”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联动各乡镇、县直部门新媒体矩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宣传网络,通过“365百姓故事汇”“好人发布”等载体,常态化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出“人人学典型、人人可成典型”的浓厚氛围。阵地筑基,让文化沃土滋养文明之花。阜城县充分发挥本斋纪念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及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重作用,依托其打造纪庄红色旅游小镇,设计“千顷洼红色印记”主题学习线路,年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30多场次,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打造县乡村三级道德涵育阵地。他们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典型的力量”文化长廊、600余块主题文化墙,以及阜城好人主题文化街、十大工匠主题文化街;建设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标语文化街和阜丰广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让群众在漫步中受教育,在休闲中悟道理。
打造“文化+文明”特色品牌。他们充分发挥阜城“五馆一中心”(群众艺术中心、历史博物馆、规划展览馆、科技馆、剪纸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作用,举办文化活动、道德讲座、书画展览、学习培训30多场次。他们开展“书香作伴 智绘时代新章”世界读书日活动;组织特色戏曲演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让“京剧荀派大师故里”名片愈发闪亮。同时,深挖红色文化、运河文化、剪纸文化等资源,推出红色纪庄、荀园戏曲、非遗剪纸内画等文化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阜城县以问题导向深化文明创建,实施市容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升攻坚行动,城市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在乡村,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为抓手,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开展县乡村三级举办擂台赛、微擂台等评比活动18场次,家庭教育公益课堂巡讲8场次。
志愿服务的力量持续彰显。阜城县志愿者协会联合阳光义工、星火义工等组织,开展乡村环境清理、公益寻人、困难救助等活动368次,创新推出的“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制度,已让志愿者兑换服务时长16200多小时。“小积分”兑出了“大文明”,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内生动力。
持续深化网络文明建设。阜城县开展“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网络中国节”等活动,让传统美德在数字空间传承;依托该县融媒体中心新媒体平台,开设“文明实践”专区,建立群众网上点单、志愿服务队接单、实践中心派单、事后群众评单的“四单”运行体系,开展“志愿助学”“义诊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品牌效应。
“双争”赋能,让文明素养成为城市底色。为推动“双争”活动在阜城落地生根,该县通过出台专项实施方案,打造6个“家风家训传承基地”和家风家教示范小区,邀请10名先进典型讲述自身事迹,引导群众从点滴做起,争当文明使者。同时,该县以“文明窗口”创建为载体,在党政群机关、窗口单位开展文明行政、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活动,让文明新风尚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成为阜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作者:张国涛 崔贤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