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加速前行,有哪些新突破


——河北经济半年报亮点解析之五



近日,无人机航拍张北县的风电设施和光电设施。河北日报记者耿辉摄


  能源变革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一环,新能源是全球能源变革的主战场。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北规模以上工业主导产业中,新能源增加值增长8.1%。


  “新能源加速前行,彰显了河北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不断加快。”多年研究能源经济的石家庄铁道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小辉认为,这扩大了能源供给、优化了能源结构、强化了能源保障,为河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供了绿色支撑。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河北正积极布局新能源发展赛道,扩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走出一条以能源变革牵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扩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


  7月25日,在位于康保县芦家营乡的英图风电场,一台台高达百米的白色大风车不停旋转,将风能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电能。


  “这些大型风机是新建的,塔筒高115米,叶轮直径200米,捕捉风能的能力大大增强。”河北建投张家口风能有限公司英图风电场场长郑雄磊说,作为河北省首个老旧风电场改造项目,英图风电场“上大压小”项目去年10月并网发电,今年5月投入商用,总装机容量由原来30兆瓦增加到200兆瓦,每年可向电网提供5.4亿千瓦时的绿色电能。


  河北尤其是张家口、承德地区,具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资源。


  随着《河北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强省行动方案》《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的施行,我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持续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1至6月,全省新增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1528.5万千瓦。截至6月底,全省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达到13834.5万千瓦,占总电力装机比重72.1%。


  “河北作为制造业大省、能源消耗大省,降碳减污任务艰巨,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结合各地实际条件,河北开展风电光伏资源普查,大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实施海上风电、海上光伏项目,稳妥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今年上半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00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7%,占全省发电量的48.2%。


  绿电多了,如何吸纳和储存成为必须解决的“卡脖子”难题。


  燕山深处,国网新源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就像超级充电宝,用电低谷时抽水,用电高峰时放水,一次蓄满可储存新能源电量近4000万千瓦时。该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隆尧宣武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投运、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为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难题,我省加快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并积极谋划布局多元技术路线储能项目,新项目、新成果纷纷落地。


  我省制定完善独立储能先行先试电价、独立储能电能量交易、独立储能容量租赁等一揽子支持政策,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截至6月底,全省储能装机达到701.7万千瓦。


  新能源发得出、储得好,还要送得走。


  国网冀北电力加大电网投资建设力度,在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建成投产2项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10项500千伏新能源配套电网工程,构建起了以特高压为支撑、交直流深度融合的新能源外送体系。


  今年前5个月,冀北清洁能源基地累计外送新能源约119亿千瓦时,涉及北京、天津、浙江、四川、上海、重庆等地区。


  透过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看到的是我省能源变革的决心和能力,我省新能源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新能源产业聚链成势


  新能源的增长,不仅体现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也体现在产业发展上。


  风电叶片越大越容易弯曲,制造工艺难度很大。经过多年研发攻关,张北艾郎风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新开展钝尾缘、轻量化结构设计,108米长的风电叶片成功下线。


  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市用足用好资源优势,吸引明阳、金风、大金等30余家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入驻,产品覆盖风电整机、光伏组件及原材料、运维装备、储能技术装备等。


  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一条新能源装备制造的全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今年1至6月,张家口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33%。


  追风逐日,释放产业新动能。广袤的燕赵大地上,新能源产业的突围故事正不断上演。


  在秦皇岛金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用于光伏电池组件制造的一台台层压机设备陆续下线,即将发往国外。该公司年产层压机设备800台,服务全球210多家新能源企业。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光伏装备产业园区为目标,秦皇岛市海港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光伏产业链条企业超百家,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新时代、新征程,应用端的多点开花,驱动新能源产业加速前行。


  在港口、钢厂、矿山等地,以电动重卡为主的新能源重卡已屡见不鲜。


  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怀来腾讯数码有限公司等企业,厂区实现100%使用绿电生产。


  今年上半年,我省新能源汽车增势强劲,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3.0%。


  河北积极布局电动重卡、储能电站等新能源应用场景,让新能源更好地服务生产生活。蓬勃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河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原标题:强信心 看数据丨新能源加速前行,有哪些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