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水市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精准助残服务工程,积极落实惠残政策,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辅助器具适配、就业培训、托养、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服务万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残疾人生活品质。
衡水市残联通过精准确定服务对象,精准细化服务标准,精准落实保障资金,精准提供专业服务,精准建立台账,有效提升服务匹配度和精准度,残疾人民生显著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共为867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完成100%;为5147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完成102.94%;为2818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完成100.64%;为1128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完成91.63%;为135名残疾人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100%;帮助671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完成83.56%;为568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完成102.9%;为136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完成103.85%;为281名符合补贴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残疾评定补贴。
“残疾儿童康复是一项抢救性工程,康复越早,效果越明显。”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扎实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全面落实儿童康复专项资金,不断加强对定点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从机构与家庭两方面了解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情况,聚焦实际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了帮助残疾人增加收入、实现人生价值,全市残联系统积极筹措资金、挖掘项目,为残疾人开设了面点、电商、家政服务、年画绘画、玉米种植等培训项目。在此基础上,各级残联积极搭建就业平台,举办残疾人就业雇主培训会、残疾人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市残联积极做好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为全市568名符合条件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寄宿制托养服务、日间照料服务和居家托养服务。县(市、区)残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确定具有托养服务资质的机构,按照“一人一策”原则,有针对性地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及护理等服务,努力“托起”残疾人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