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衡水市外宣战线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聚焦传承红色基因、衡水湖生态优化、暑期经济等主题,在央媒、省媒刊(播)发相关重点报道70余条。


传承红色基因,助推高质量发展。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古韵冀州扬帆起 老区振兴焕新颜》,介绍冀州区从革命年代走来,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不断奋进,红色精神正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绽放出新的光彩;文字通稿《铭记历史 缅怀英烈|冀鲁豫老区:从烽火岁月到经济高地》,提及冀州区医疗器械和康复辅具产业年产值突破70亿元,带动就业超4万人,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新华社还发布文字通稿《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产业集群加速崛起——河北革命老区发展新观察》,《河北经济日报》进行转载,提及在衡水湖畔的冀州现代农业融合创新基地,数十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内果蔬飘香,展示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成果。


夏日衡水湖,候鸟舞翩跹。新华社发布视频通稿《新华视点|守护鸟类家园 共绘生态蓝图》,央视《新闻直播间》《第一时间》播出《河北衡水 近万只夏候鸟进入繁殖期 种群规模创新高》,均提及入夏以来,近万只夏候鸟已进入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繁殖,种类达42种,规模创历史纪录。


围绕衡水经济社会发展,新华社发布文字通稿《河北:暑期消费热度攀升 夏日经济活力尽显》,提及衡水湖旅游景区以亲水、露营、夜未央为主题,打造主题狂欢场景,为游客献上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夏日清凉之旅;文字通稿《河北:扎实做好防暑措施 生产建设稳步推进》提及针对夏季持续高温天气,雄商高铁衡水南站项目施工团队实行“错峰+通宵”作业模式,确保工期节点如期推进。《光明日报》刊发《河北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铁笔刻春秋 墨韵传千年》,报道衡水市政府和社会各界致力保护和传承法帖雕版拓印技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普及和推广这一独特文化遗产。


此外,《衡水市戳脚团队代表河北省参赛并夺金》《河北衡水举行公路桥梁技术性监测预警处置应急演练》《“织造”变“智造”,安平织出“数字丝网”》等报道分别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中新网、《河北日报》等中央和省级媒体发布,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