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走和跑步都是常见的有氧运动方式,各有优势,适合不同的人群和健康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仅能提高锻炼效果,还能减少受伤风险。


健步走、跑步,运动特点各不相同


健步走是一种低强度、低冲击的运动方式,对关节的压力较小,受伤风险较低。研究表明,健步走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体重、改善心理健康等。而跑步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能够快速提升心肺功能和代谢率。跑步还可以显著提高心肺耐力、增强免疫力、改善心理健康等。


1.运动强度不同


健步走的速度通常在4-6千米/小时,换算为完成1公里需要大约10-15分钟;而慢跑的速度一般在5-8千米/小时,换算为完成1公里需要大约7-12分钟。初级跑步爱好者完成5公里时,跑速一般可达到9-12千米/小时,也就是说完成1公里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7分钟。随着能力的增强,完成1公里的速度会逐渐变快,进入到5分钟以内4分钟左右则可达到业余跑者的行列。


不同速度代表运动强度的不同,速度越快强度越高。由此可见,跑步比健步走强度要大。


2.能量消耗不同


跑步和健步走的能量消耗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受运动强度、速度、体重、运动效率等因素影响。相同时间内,体重越大,速度越快,强度越大,能量消耗越大。运动效率越高,跑步的经济性越好,能量消耗越少。研究发现,跑步的能量消耗显著高于健步走,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性别和运动场景中均存在(如跑道和跑步机)。有研究测量相同距离下跑步和健步走的能量消耗,结果显示,跑步的能量消耗约为70-80千卡/公里,而健步走的能量消耗为40-50千卡/公里。


3.运动风险不同


跑步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膝关节、踝关节和髋关节的压力较大。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或运动基础较差的人群,跑步时容易出现关节磨损、肌腱炎等问题。另外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强度跑步会增加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风险。健步走对关节的冲击力较小,但如果步态不正确或是行走时间过长,也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磨损。


如何做出选择

1.评估自身健康状况。


如果您存在慢性疾病或身体不适,在开始运动前可以咨询医生或运动领域专业人士,在排除运动风险为高风险后,您可以适当从健步走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每次锻炼时间达到30分钟-1小时,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锻炼时不能连续完整地说出一句话”为宜。


另外,如果您存在关节问题或膝盖疼痛,健步走对关节的压力较小,可能更适合你。


2.明确运动目标。


明确自己的运动目标,如减重、提升心肺功能、保持健康等。如果运动目标是减脂瘦身、快速提高心肺能力,那么需要强度相对更大的跑步来达到效果。


3.尝试不同运动。


当不确定哪种运动更适合时,均可以尝试,此时应当密切观察身体的反映和隔天身体恢复情况。例如,可以通过佩戴心率表观察自己运动时的心率变化。也可以观察隔天肌肉是否感到稍有酸痛,但短时间内能快速恢复,来评估运动强度、运动量的大小,从而逐渐调整运动量,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编辑:刘燕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你适合跑步还是健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