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从国网冀北电力获悉,张北柔直工程“数字模型”首次在仿真环境中完成四端组网测试,标志着该工程“虚拟实验室”正式启用。
电力系统“虚拟实验室”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综合仿真环境。它通过集成数学模型、实时计算、可视化交互等技术,构建出与真实电力系统高度映射的“数字模型”,对电力系统的物理特性、运行逻辑和复杂场景进行高精度模拟,可用于测试设备性能、验证新技术方案及开展各类极端条件下的试验。
在柔直工程“虚拟实验室”,技术人员无需依赖物理设备和实际电网,可以对柔性直流电网运行过程中12类复杂工况和实际运行数据进行智能化模拟,实现柔直电网运行特性深度分析、典型故障复现、控制策略验证,对于提升柔直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柔直工程‘数字模型’四端组网测试,我们采用了换流阀子模块故障模拟装置,设置了17套测试逻辑,通过开展典型故障模拟,在设备数据信号中断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检验换流阀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虚拟实验室’在张北柔直工程投运后即开启建设,从一开始的单个换流阀模拟到单个换流站模拟,再到整个柔直电网的模拟,我们已经进行了4000余次、超6000小时的实验,验证了上百种控制策略,为张北柔直工程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支撑,确保了张北的‘绿电’稳定输送到京津冀地区。”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设备部直流处处长黄彬表示。
张北柔直工程投运以来,国家电网公司针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特殊性,通过应用数字化手段,持续提升工程安全运行水平,确保能量可用率维持在98%以上。截至目前,张北柔直工程已累计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绿电”突破428亿千瓦时,约等于1262余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49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912万吨。
编辑:戴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