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勃发。


在枣强县张秀屯镇西杨兴村,整洁的街道,生机勃勃的樱桃园,绿意盎然的果蔬大棚,洋溢着幸福笑容的村民们,组成了一幅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这里环境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正在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理想家园”。



人居环境焕新颜


近年来,西杨兴村规划民居建设、打通北街、硬化路面、安装路灯、修建休闲广场……在村“两委”的组织下,村庄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走进西杨兴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还有点缀其间的绿化带和文化墙,处处彰显着新农村的蓬勃活力。


“以前街道胡同宽窄不一,地基有高有低,村里道路也坑洼不平,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残屋烂瓦遍布,杂草丛生,柴火肆意堆放,整个村子看起来乱糟糟的。”村民秦金双回忆起过去的情景感慨万千,“现在好了,不仅胡同平整了,路边还种上了花草树木,每天早上我都会沿着村道散散步,心情特别舒畅!”


“2018年,我辞去企业副总经理的职位,回到西杨兴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齐书照说道。自上任以来,他始终不忘初心,将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感作为首要任务。


为了提升村内人居环境,齐书照按照“党支部+网格员+胡同长+党员”的模式,划段包干,责任到人,以街道无垃圾、墙下无杂草的标准,带动大家整治环境积极性。此外,还设立专门的建筑垃圾收集点,联系垃圾清运机构,定期处理村内垃圾;改造旱厕,目前常住户已基本改造完成,总目标达成80%。


为了方便大型农机收割作业,需将田间小路拓宽。“有的地方拓宽会毁坏村民的小部分庄稼,为此我带领‘两委’班子成员挨家做工作,适当地给予赔偿,最终顺利完成道路拓宽。”齐书照坦言,道路宽了,庄稼收获的时候村民也不担心收割机进不来了,为此村民纷纷点赞。


西杨兴村先后获得“衡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卫生村”“河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北省和美乡村重点村”等荣誉称号。“村里美了,大家在村里生活也更加舒心了。等天气暖和了,我们还要把全村的胡同都做一遍硬化,更加便于人们出行,同时也提升村庄颜值。”齐书照笑着说出了他的规划。


特色种植促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兴。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西杨兴村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


站在村口望去,一片樱桃树随风摇曳,工人们正在为樱桃树补充农家肥。“这是我们村近年来重点发展的特色种植项目之一。2013年种下的樱桃树已经进入盛果期,果实饱满酸甜,吃一颗口齿留香。去年又增加种植了20亩新品种樱桃树。”樱桃园负责人齐培介绍,“樱桃种植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摘,为村里增添了人气。”


除了樱桃园,西杨兴村还因地制宜推广了油菜籽与高粱轮作模式,种植面积达800余亩。每年春天,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到了秋天,火红的高粱穗则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这种轮作方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大大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村民惠玉新自豪地说。


2019年,在县委组织部的资金支持下,村里建了5个果蔬温室大棚。此时,大棚里正一番忙碌景象。


走进西杨兴村的温室大棚,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一排排西瓜秧苗娇艳欲滴,工人们穿梭其间,正在仔细地盘秧、授粉、挂牌。“这些工人都来自村里,一天可挣70元,因为棚里常年有活,忙的时候需要二三十人,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齐书照边走边介绍,这5个温室大棚以每年3万元的价格承包给了邢台的种植户张广非夫妻,他们有六七年的种植经验,选中西杨兴承包大棚是看中了这里的沙质土壤条件,种出的西瓜品质更高。



仔细观察会发现,在每个瓜秧的上面都挂着一个吊牌,并且颜色不一。询问得知,同一颜色的吊牌代表是同一天授的粉。“我们也是一点点地摸索经验,最后想出了区分颜色记录授粉时间的做法。”种植户张广非笑着说,开始的时候不敢种太多,现在有了颜色标记法,就可以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去年,为了方便照顾在枣强上学的孩子,又了解到西杨兴村的土壤适合种植西瓜,与村里商议后,决定承包这5个大棚,农忙时请村里的人过来干活,顺便促进了村民就业。


“每个棚种西瓜3000余棵,产量在1万斤左右,赶在夏季前上市,因为口感好,每斤可卖4元~5元,减去成本每个棚还能收入两万元左右。”张广非提起在西杨兴村种植西瓜就笑容满面,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比在我老家那边种出的好吃”。


文明乡风润人心


乡村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西杨兴村也十分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良好的乡风离不开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在村“两委”班子的推动下,西杨兴村成立了由村干部、老党员、德高望重的村民及家族长辈组成的红白理事会,专门负责规范婚丧嫁娶事宜。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过去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


“以前办喜事讲究排场,很多人因此背上了沉重负担。”村民齐双彩回忆道,“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大家都按照统一标准办事,既省了钱又省了心。”


为进一步弘扬正能量,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西杨兴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十星文明户”等活动,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和带动更多村民向上向善。如今,全村已有县级“十星级文明户”10户、市级“十星级文明户”2户。“现在村里风气特别好,大家互帮互助,邻里关系非常融洽。”齐书照欣慰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西杨兴村从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这得益于全体村民的支持与配合,更离不开村干部的用心付出。在处理矛盾纠纷时,村里始终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充分发挥网格员、胡同长以及党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问题,确保村庄和谐稳定。“我们相信,只有真正把村民的事情放在心上,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齐书照如是说。


村美了,人富了,西杨兴村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适合西杨兴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村子建设得更美、更好!”齐书照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