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几根头发丝细(内径0.6mm)、长4.5m的金属毛细管,竟能实现“内流道抛光”?
30秒竟能完成数小时的抛光工序?
一项技术能让传统制造业效率翻倍?
曾被国外“卡脖子”的超精密抛光技术,如今竟赋能县域经济?
“PLNP等离子液体纳米抛光技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图为中唯精密工业(河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2月19日,饶阳县中唯精密工业(河北)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操控设备给金属“洗澡”,30秒后,一张光洁如镜的烧烤网就水灵灵地“出浴”了,触感十分顺滑。
这就是PLNP等离子液体纳米抛光技术的应用。
原理很简单:采用高压电+低浓度工业盐水激发气液等离子体,去除工件表面的微观凸起,从而达到抛光和清洗加工的效果。由于PLNP技术只需要水、工业盐和电等环保材料,因此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
给金属抛光并不只是为了美观,在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制造和医用领域,金属表面的粗糙度越低,使用寿命越长,安全系数也越高,因此超精密抛光工艺被称为“技术灵魂”。然而多年以来,这项技术始终被国外封锁,因此被纳入国家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
“市面上普遍的抛光技术能达到0.1微米(100纳米)的粗糙度已经是极限了,我们这项PLNP技术让金属表面的粗糙度达到了纳米级别。”中唯精密工业(河北)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冲介绍时颇感自豪。
图为半封闭腔体采用PLNP技术抛光前后对比
2020年,参与起草的《金属表面电解质等离子抛光工艺规范》团体标准发布;2021年,为制约航空涡轮叶片寿命的技术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2022年,在金属毛细管“内流道抛光”上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带领PLNP技术亮相夏季达沃斯论坛,跻身全国六大前沿科技;如今,已成功申报两次“世界首台套”……中唯精工获得的重量级荣誉不胜枚举。
然而,PLNP技术并非高不可攀。中唯精工正以“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努力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的目标,为传统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
2024年4月,中唯精工河北分公司成立,总投资3.2亿元,项目一期建设用地35亩,同年8月建成投产。这是一次世界前沿技术与县域特色产业领跑者的“双向奔赴”。
王冲回忆道:“我是衡水人,为家乡闯出个千亿级丝网产业感到非常自豪。我在北京工作时接触到了PLNP技术,得知它能解决传统电解抛光技术污染环境、消耗能源等问题,为整个丝网行业提质增效,当即决定要促成这次合作。”
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中唯精工河北分公司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当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更助力企业发展势如破竹。到去年12月底,公司仅4个月便完成了2300万元的销售收入,成为全县首家投产第一年便上规入统的企业。
对于衡水优质的营商环境,王冲感触颇深:“去年,我们作为新企业只有每月200万元的纳税开票额度,远达不到实际需求。得知我们的困难后,分管副县长随即召集开发区、税务、统计等部门,为我们专事专办,只用一天就解决了这个难题,真是‘高效办成一件事’!”
如今,企业发展已步入正轨,在丝网产业中声名鹊起,众多企业慕名前来咨询。王冲介绍,某航空过滤网出口龙头企业,在应用了PLNP技术后,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出口单价翻倍。
“我们与100余家丝网企业建立了联系,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了!目前,二期自动化生产线已通过测试,即将投产。”王冲说。
车间墙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标语格外醒目。王冲憧憬着,让纳米抛光技术在轴承、医疗器械等制造业领域开疆拓土,为实现制造强国贡献中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