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佳晨老师(右)和学生在一起。


尚佳晨

衡水十三中最美班级班主任,衡水市课间操改革优秀辅导教师,河北省优秀法治情景剧辅导教师。


“你希望你的孩子遇见什么样的老师,你就成为什么样的老师!”这是我们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校党委书记白祥友对全体教师的期望,也是我在十三中任教十多年来,始终铭记在心、指导我工作的不变信念。教育离不开爱,每一个孩子都能感知到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倾注的关爱。当我们真诚地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真正需求,学生自然会向我们靠近,正如《礼记·学记》所述“亲其师,信其道”。

  

山不过来 我就过去

  

李豪是一名2022届的毕业生。初见时,他羞涩、内向,不善言辞,遇事显得有些胆怯。他的成绩属于中上游,偶尔能进入班级前十名。他并非那种天赋异禀、智力超群的学生。然而,在那年的高考中,他以606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得了班级第一名,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

  

融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亲切交流与谈心是我打开李豪心灵世界的密码。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孩子的情况与需求、更好地激发他的潜力,我时常“邀请”李豪一起聊天,倾听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让他感受到我的关注、接受我的关怀。就这样,我和李豪的距离在一次次促膝长谈后逐渐拉近了。

  

以爱之名 激潜成长

  

我计划帮助李豪提升学习积极性,通过期末考试的激励措施来激发他的斗志。在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的紧张备考期间,我与李豪进行了一次交流,讨论了如何激发全班同学在冲刺阶段的积极性。我询问他:“你是否愿意通过一个行动来激励自己,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在得到他的肯定答复后,我提出制作一张展示成绩的喜报,表彰成绩优秀和进步的同学。喜报将写上这些同学的名字,并附上大家的照片。这张喜报会发送给家长,并被张贴在教室的显著位置。我鼓励李豪认真准备考试,期待看到他的喜报。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非常努力。考试后,李豪虽未获第一,但取得了班里第五名的好成绩,他的喜报也成功张贴在教室的显著位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张喜报上的学生一直在轮换。几个跟李豪情况相似的同学纷纷登上喜报。这种激励方法给班里所有孩子带来了力量。

  

紧接着,恰逢李豪的生日,我想这是一个让他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良机。生日当天,我提前订制了蛋糕,并借此机会为全班在这个月过生日的同学举办了一场生日班会。我邀请李豪作为代表发表感言,分享他想对自己说的话以及未来的梦想。在我一步步的帮助下,李豪突破自我、展现才华,他变得更加自信了。后来,李豪课下与同学讨论问题的次数逐渐增多,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与班级举办的各类比赛。也许在各种比赛中,李豪不是最出彩的那一个,但是他肯定是从腼腆到自信变化最大的那一个。

  

花开满园 杏坛芬芳

  

在2022年的高考中,李豪以606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北京科技大学。中秋节前夕,他早早地发信息给我,祝我和其他老师节日快乐,并索要了我的地址和电话,表示要给我一个惊喜。几天后,我收到了他寄来的北京科技大学专属月饼,每一块月饼上都印有学校的特殊符号。这份礼物显得格外有意义。在新班级的中秋班会上,我将这些月饼分发给了几位学生代表,希望这份激励潜能、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永远传承下去。

  

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而我则认为,“亲其生,爱其徒”。要赢得学生的亲近和爱戴,教师必须首先亲近并爱护自己的学生,仅强调学生对老师的亲近与爱戴是片面的,教育永远是一场关于爱的双向奔赴。实践证明,情感教学的先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成效。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情感,并运用情感因素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创造出自己的美好人生。正是老师们用心用情用力的耕耘,才让花成花、树成树。

  

弦歌不辍,风雨无悔,风急浪高亦无所惧怕;芳华待灼,育人不倦,岁月奔流仍初心相伴。这一路,我以爱为帆,以“激潜教育”为桨,坚持和勇气常伴我身,我终会到达桃李满园的彼岸。


作者: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尚佳晨

 (图片由衡水十三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