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红老师正在为学生解答问题。


张玲红

衡水十三中化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衡水市骨干教师,现任化学教研室主任,曾获得衡水市说课比赛两届一等奖、衡水市讲课一等奖、河北省说课一等奖、全国化学优质课比赛微课一等奖。


教育是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的过程。时光易逝,岁月如梭,细细数来,我在衡水十三中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已有18个年头。从青涩到成熟,从束手无策到游刃有余,一路走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更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从教路上有各种各样的故事,其间有美好、有温暖、有挑战、有幸福……

  

教育是每时每刻的引导,心里装着对学生的爱,就能时时处处发现并利用机会对学生进行有力引导,让他们在具体的事件中受到启示,获取知识和技能。记得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晚自习。夜幕低垂,教室里的灯光柔和而明亮,为学生们提供了一片静谧的学习空间。此刻,学生们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即将到来的省联考紧张而忙碌地复习着。我站在教室的一角,目光在学生们之间流转,欣赏着这些与我早已默契十足的学生们。

  

教室里充满了沙沙的笔触声,偶尔还有翻动书页的声音,这是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轻轻地走在他们之间,感受着这份宁静而又紧张的氛围。我知道,每一个学生都在为梦想而努力,他们的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坚定和期待。

  

离晚自习下课还有几分钟,需要提醒学生们明天考试的注意事项。我想以前单纯地讲解不能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需要改变一下策略。这时,恰巧有一名学生举手提问,想要看看明天考试的“题型分布本”。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引导学生们注意审题的重要性。

  

于是,我叫了班里性格活泼、乐于助人的黄迎庆——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大庆”,去帮我到办公室取这本资料。我告诉他,本子放在我办公桌上的书里面,是一个粉色的笔记本,上面还印着一双浅粉色的鞋子图案。描述这些特征是为了让大庆能够更快地找到这本资料。

  

然而,大庆似乎有些心急,没有等我说完就匆匆离开了教室。不一会儿,他一路小跑拿回来一个黑色的文件夹,脸上还挂着得意的笑容。然而,当我看到那个文件夹时,却冲他摇了摇头。我告诉他,这本资料是一个粉色的笔记本,而不是他手中的黑色文件夹。大庆听后,有些尴尬地笑了笑,然后又回去寻找了。

  

不一会儿,大庆又回到了教室里面。学生们似乎看到他拿错了东西,都禁不住想要小声提醒。我趁机走到讲台前,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家看,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明天的考试中审题很重要。我们必须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然后再去作答。就像大庆一样,如果他能够仔细听我说完,就不会拿错资料了。”学生们听后,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大声地回应:“是!”看到他们如此积极地回应,我感到非常满意。

  

于是,大庆又开启了他的寻找之旅……

  

然而,几分钟过去了,大庆还没有回来。我担心他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于是,我走到教室门口,往办公室的方向看了看,想要看看究竟怎么了。这时,只见大庆两手空空地推门进来,脸上写满了无奈。他冲我摇了摇头,表示没有找到那本粉色的笔记本。

  

看到这一幕,我走到讲台上,笑着说:“看来,这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时,我们不能过于恋战。如果有一道题目,我们真的不会做,那么就要果断地跳过去,做下一道题目。就像大庆一样,如果他找不到那本资料,就应该回来告诉我或者问其他学生,而不是一直浪费时间在那里找。应该……”学生们听后,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兴奋地齐声说:“回来!”

  

下课后,大庆最终找到了那本粉色的笔记本。我很高兴,告诉他考试中面对试题,认真些、仔细些就能够成功。通过这件事,应对考试的注意事项都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心里。对于明天的考试,我想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我的学生们肯定都已经心神领会,准备好了迎接挑战。

  

学校白祥友书记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着重用一对力。学生对成功的渴望,对求知的兴趣,对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是激爆潜能后的内生动力,而外力是鼓舞与激励,或是鞭策与督促。依靠内力,借助外力,为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思想上、行动上进行指导和督促。

  

助力学生成长,我始终走在学习和探索的路上……

  

作者: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张玲红

(图片由衡水十三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