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对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部署,扎实推进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改革部署在故城县落地实施,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故城县委书记王立峰。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安排部署。故城在深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改革方面有哪些安排?
王立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故城县着眼“新”、锚定“强”、聚力“改”,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唱响经济光明论。一是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机制。统筹推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产品创新等,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老树发新芽”。二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机制。主动对接京津雄,建立政府、园区、企业三个层面常态化对接机制,围绕产业协同、创新协同、成果转化、项目承接、商贸流通、公共服务、改革政策等深化合作,在服从服务、对接融入中加快发展。三是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机制。推进融资渠道更畅通、供地方式更灵活、资源保障更坚实、审批服务更高效、执法管理更人性,推进政务服务从便利化向增值化升级,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四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党领导国有企业的制度机制,坚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经理层抓经营、强管理,实现各主体权责明晰,既不相互替代,也不各自为政。
记者: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深化全面创新体制改革方面,故城将如何发力?
王立峰:我们将从体制机制上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扎实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围绕建设教育强县,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推广“双元制”育人模式,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跟进落实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用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企业、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融通创新;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让开发区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动机、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围绕人才强县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服务全链条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人才活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也提出了相关要求。在城市转型方面,故城有何打算?
王立峰:我们重点从四方面突破。一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推进机制,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设便民利民的商圈、生活圈、休闲健身圈、养老托育圈,优化城市风貌设计,完善精细化城市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二是完善和美乡村建设机制,健全以县域和美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规划体系,着力把公共建筑与生态肌理融为一体。三是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机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县,紧紧扭住“万元田”、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业三个主抓手,完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机制,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四是创新农文体旅融合发展机制,坚持“全域、全季、全民、全业态、全要素”的理念,以大运河文旅产业带建设为统揽,以承办全省研学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打造“故城有湾运河水”的特色IP,着力建设文旅强县。
记者: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同样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项工作,请问故城在这两方面如何统筹?
王立峰: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方面,故城将积极构建大安全格局,完善推进法治故城建设机制,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着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善治故城。深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改革方面,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完善群众就业增收促进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建设普惠优享的幸福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