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晓雪老师正在为学生解答问题。


柴晓雪

衡水市第十三中学数学教师、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荣获“质检优胜班级”称号;教学成绩优异,被评为“质检明星教师”。


教育是一场爱的坚持、一场温柔的修行、一种不变的情怀。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常对孩子们说,课堂上我们是师生,课后我们是朋友。我会耐心倾听学生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为他们解答生活中的困惑。我也特别感动于孩子们对我的这份信任。

  

俯下身,走进学生的内心

  

教育名师魏书生说:“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学会用爱与温暖,打开孩子的心灵。作为教师,要想学生对你多一份亲近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老师弯下身来主动走近每一个孩子的内心,“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任何成功的教育一定是基于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好的教育。

  

相较于语言沟通交流,我更喜欢文字交流。对于高中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本就敏感,加上与老师又存在年龄和身份的差异,面对面沟通,学生有时候不太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文字就是一种温暖、艺术,而且又尊重隐私的沟通方式。所以我偶尔会使用“心语信箱”,听听孩子的心里话,并与有困惑的孩子更深一步沟通,为其解惑。我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对学生的爱和关心,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老师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

  

我们班有一位男生叫小伟,平常非常乖巧懂事。但有段时间我发现他在学习上比较懒散,只完成部分作业,数学改错本基本没有完成过。在看到小伟这种情况后,我与他积极沟通,发现他和妈妈产生了比较大的矛盾。小伟的妈妈非常注重他的成绩,但忽略了青春期孩子的内心感受,没有沟通,甚至否定他曾经取得的成绩。这让小伟觉得十分压抑,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差。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特意和小伟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流沟通。和他聊一聊近期遇到的事,说一说内心的想法,聊一聊他的目标、希望未来成为怎样的人,教他如何缓解压力,引导他理解妈妈的感受。小伟非常懂事,面对青春期和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他自己没有办法做调节,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后来,我也及时联系了小伟的家长,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多一点耐心、多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要多发现亮点、多鼓励。后来,小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双向奔赴,互相成就

  

校党委书记白祥友告诉我们,教育的基础是爱,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成就人。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感受到,教育是爱的双向奔赴。我们引导孩子,孩子成就我们。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常常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给予学生成长的尊重和自由。班级里有的同学行为习惯不好,违纪现象频出;有的同学学习习惯不好,听讲不认真,作业跟不上;有的同学敏感腼腆、羞于表达……在我看来,这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阶段性的表现,有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多一些,有的孩子出现的问题相对会少一些,但无论怎样,都应该给予孩子宽容。

  

每个孩子的天性禀赋各不相同,就像每种花的花期各不相同一样,不必求同弃异。这样的心态,使得我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时更加从容淡定,能够心平气和地给予孩子们一些成长建议,为他们留足成长空间。每个孩子都像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闪光点。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成为一名眼里有光的教师,用自己的慧眼去看见学生、发现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走近学生,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生命都被看见,让每一个生命都不落单。

  

在十三中这个充满爱的大家庭里,我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我懂得了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互相提升的过程。那种我望着你、你看着我,一起奔赴美好的画面,才是“教育田野”上最惬意的风景。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想拥有一个灿烂美好的未来。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深深地明白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帮助他们走出困惑、走向坚定,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

  

从教这些年,有温情、温暖,也有唠唠叨叨、斗智斗勇;有初为人师的青涩和慌乱,也有对孩子的关心与治愈。岁月的溪流里,我庆幸遇到最富有朝气的生命,我们彼此成就、彼此抵达。

  

作者:衡水市第十三中学 柴晓雪

(图片由衡水十三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