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故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扎根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让党放心、让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
目前,学校已圆满完成河北省首批党建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学校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构建起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推进本土“双元制”人才培养
为精准培育能工巧匠,故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与河北奥冠电源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通过签订协议、企业挂牌等方式,将企业生产现场打造成校外“双元制”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满足学生校外实习及顶岗实习的需求,为学生搭建起锻炼专业岗位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良好平台。
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深入企业一线,了解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从而显著提升其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还实现了课程教学项目化、学习内容任务化、教学环境职场化,为“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积累了丰富经验,开辟出一条具有职教特色的新路径。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培养了大量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截至目前,学校已为河北奥冠电源有限公司、青岛海信集团、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等省内外50多家企业培养出近千名专业技术人才。
产教融合,创建故城县幼儿教育联盟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及学前教育领域给予政策性鼓励,故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发挥自身优势,主动牵头成立了故城县幼儿教育联盟。该联盟的成立,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同探索并改革人才培养评价模式,培养出更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共建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规划,同时引入企业用人标准,重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这一举措打破了学校原有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有效解决了以往评价机制中职业教育特征不明显的问题,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深度融合。
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化了教学内容的合作与创新,巧妙地将企业素质模型融入教师及学生评价体系之中,创造性地提炼出“幼师”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这一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和有益示范。
职普融通,构筑多元教育之桥
故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全力推进职普融通工作。依据省教育厅的指导方案,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了统筹调配,成功搭建起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互通的坚实桥梁。
职普融通实验班作为学校的“校长一号工程”,以培养优质职业教育人才为目标。实验班将“中职专业课”与“普高文化课”有机融合,通过强化管理、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整体教育素质的提升。实验班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与教学课程架构,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成长规律,助力学生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历经两年的实践探索,职普融通实验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班风与学风持续优化,已成为县域内部分优秀学子争相报名的热门培养项目。
如今,随着产业升级及智能制造的推进,在不少企业、工厂中,职校毕业生已成为用工主力。因此,提升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以及培养高技能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一背景下,故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始终秉持“厚德强技、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弘扬“刚毅坚卓”的创新实验精神。在日常教学中,坚持德技并重、学业兼修、工学一体的育人机制,注重将育人方式与一线生产相契合、实训实习与求职就业相衔接、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相融通,让学生在成才路上行稳致远。
记者: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