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恢复见实效  温室再现丰收景


饶阳县大尹村镇种植户韩恩卫重建棚室迎丰收



9月20日,饶阳县大尹村镇南流满村村民韩恩卫的西红柿大棚里,满棚的西红柿长势旺盛,工人们正忙着修整枝杈。“水放在地头了,谁渴了谁过来喝啊!”韩恩卫边大声招呼,边在地头放下一包矿泉水。


望着眼前的忙碌景象,韩恩卫很是感慨。去年8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垮了他经营多年的产业:占地近百亩的苗场、总面积200余亩的45个温室,全部被水淹没。彼时,新一茬的西红柿刚栽下去没多久,也全部“打了水漂”。回想当时的情景,韩恩卫依然难掩悲伤。然而,多年扎根泥土,刻在骨子里那份坚韧不拔的劲儿头,让他很快恢复了精气神儿,“垂头丧气没有用,咱肯定不能遇上点儿坎儿就撂挑子不干了,要向前看!”



打起十二分精神,韩恩卫开始盘算如何进行灾后重建,11月份,洪水甫一退去,他就忙不迭的往地里跑。然而,资金、技术、土地恢复状况......种种问题摆在眼前,让他理不出头绪,“多亏了县里的灾后重建帮扶政策及时跟进,别看我这片地规模大,但办理农业险理赔没费多长时间,工作人员来了两三趟,赔付资金就到位了。倒是农业局的技术员们跑的勤,地块儿排水、肥力恢复等好多事儿,都是他们给咱指导的。”



政策帮扶“给力”,自救马不停蹄。除了专业的施工人员外,平时在韩恩卫温室里打工的乡亲们也都来了,大家齐心协力,力争不误农时。历时三个月,全新的钢架温室和苗场搭建完毕,并且全部进行了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新建的苗场摒弃了之前的土墙,全部采用立体钢结构,同时增加了自动机械化喷淋、风机控温系统等智能设备,让育苗成效大大提高。“苗棚里都配备了智能喷水车,水流大小可以设置,水喷的匀,还不浪费,节省了很多人力。”说起新建苗场的种种好处,韩恩卫打开了“话匣子”。有了更多科技“加持”,苗场很快投入使用,甘蓝苗、西红柿苗、甜瓜苗、黄瓜苗......由于种类丰富且品质好,韩恩卫的种苗颇受市场欢迎,在3月份和8月份两个售卖旺季,出货速度都非常快。



苗场一派欣欣向荣,大棚里同样生机勃勃。今年3月份,韩恩卫的温室甜瓜喜获丰收,每亩4000公斤左右的产量和每公斤6元的批发价,让他获得了不错的收入,也为这一季的西红柿种植赚来了成本。8月初,短暂休整过后的温室,迎来了新一轮栽种,随着一株株西红柿苗被整齐种下,韩恩卫与工人们又投入了紧张的忙碌中,施肥、浇水、打杈、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注意放风透气,“照顾幼苗就跟照顾小孩子一样,可得尽心尽力。”韩恩卫说,如今,经过一个半月的精心照管,韩恩卫的秋茬西红柿长势喜人。绿油油的枝蔓下,是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工人们穿梭其间,忙着授粉。再有一个月,这茬西红柿就能成熟上市了。“丰收节马上到了,我的西红柿也快要丰收了。”韩恩卫乐呵呵地说,他期待着迎来今年第二个丰收季。


见习记者 范婷婷文/图